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发布
2020/3/6 08:30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字: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发展报告      浏览量:
3月5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数字经济助推融合创新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月5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基于自身数据库以及官方数据,全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开创性地进行定量分析。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飞速发展及应用,为粤港澳三地协调协同发展创造出便利条件,直接促进三地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生活领域,这种改变十分明显。如互联网支付技术在三地普及带来消费体验的无差别感,促进民生相通;数字化营销新模式激活了三地商业发展新空间;智慧交通使城市之间更紧密,人员流动、货物运输更高效。总的来看,粤港澳三地协同推进从民生到经济的多维度数字技术应用探索,正实质性加速大湾区融合发展。
  报告指出,珠三角九市数字经济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两核多梯次”分布体系。深圳在9个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排名中居首,与广州共同组成第一梯队,两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总得分均超过了80分,得分超过50分的城市包括东莞、佛山和珠海三地。凭借在数字政务、数字民生领域的优异表现,珠海成功跻身珠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

  报告建议,应当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助力扩大内需与消费升级;打造9+2融合发展的数字产业集群,塑造数字驱动雁阵模式;打造世界级的金融科技平台,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智慧湾区建设,推动产业、城市、交通、物流的智能化;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云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创新。

  数字经济越来越重要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达7115.98万人,当前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粤港澳三地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港澳方面,2018年香港服务业比重达到93.1%,其中贸易与物流占总GDP超过27.3%,金融业占比达到19.7%。博彩业在澳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由2013年的63.1%降至2018年的50.5%,2013年至2017年,澳门除博彩业之外的主要行业年产值增长了29.7%,其中金融业增长65%。在珠三角,2018年珠三角地区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4.3%,经济数字化程度在全国主要城市群中排名第一。
  不仅是经济总量,科技创新被认为是湾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作为全球四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共约1800家上市公司。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70%以上,新兴战略企业占比达50%。在发明专利数量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为25.80万件,其他三大湾区总和为23.31万件。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差距较大,区域发展空间面临瓶颈制约,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人口红利逐步减退。因此,在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加速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必须借助数字化的创新手段,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变革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与治理理念,推动融合与创新。粤港澳三地需要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开放发展、创新发展,从而有效增强各自在全国发展格局及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功能和地位。
  金融互联互通科技是突破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要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
  其中,金融领域的跨境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内容。
  报告认为,湾区经济由传统形态走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与之相适配的金融也需发展为包括风险投资、金融科技、金融商务、绿色金融在内的多元化业态,目标包括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具体涉及人民币跨境、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金融产品跨境交易、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推出16条惠港措施,多处涉及金融;国家已在香港和内地间实施“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证监会也明确将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
  企业推动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也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移动支付和个人账户结算为例,目前支付宝香港钱包已有用户200万人,平均每3个香港人就有1个在使用,香港线下商家接入数超5万个。2019年7月开始,AlipayHK进一步获准全国通用。这意味着,数百万香港居民通过支付宝香港钱包已与内地移动电子支付体系实现无缝对接。
  报告建议,应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的金融科技平台,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相比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三地的独特优势在于金融、科技和产业互补性更强。大湾区金融融合,科技将成为突破口,大力促进和发展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技术在反洗钱、普惠金融、风险控制、语音识别、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运用,并推动三地的跨境支付便利化的实现。这将有利于提升深港澳三地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和场景运用能力,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中心。
  数字技术助推商业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经济发达,产业配套齐全,加之人口稠密,且消费能力较高,催生出旺盛的商业经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三地优势互补、联动加强,同时产业结构深入调整,使得商业创新进一步活跃,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伴随着电商的崛起和发展,其最初始也最深刻的影响就发生在商业系统,不仅将其流程、渠道、营销、运营等各个环节加速数字化、互联网化和智能化,更衍生出了后续数字经济时代的各种变革。而一个城市数字商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地是否在数字经济时代具备了先发优势。
  在商业领域,数字技术加持下的跨境电商,不仅让内地“海淘”爆发,而且越来越多的港澳消费者也开始“陆淘”。数据显示,两地消费者的网上“海淘”订单数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作为表现之一,跨境商业模式创新也直观带来了跨境物流的密集双向流动。目前,阿里全球海外买家数累计突破1.5亿,每月访问量超过2亿,海外装机量超过6亿。截止到2019年9月,通过天猫国际平台,广东省进口商品成交金额超过70亿元,同比增长34%,惠及上千万消费者。
  报告建议,应当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助力扩大内需与消费升级。一个开放、活跃、创新和多元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体系,将成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需要重点扶植和打造包括 5G、云计算、智慧物流、跨境支付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强化数字化基础设施与产业的交互共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进出口加工贸易,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
  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在跨境城市治理领域,以云计算、数据智能、智联网和移动协同等技术为构成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跨境城市治理开辟了新的空间、打下坚实基础,并正更系统、全面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城市治理实践。
  2019年12月3日,珠海大横琴科技公司联合阿里云发布全国首个跨境服务创新平台,以及基于该平台的全国首个跨境服务APP——琴澳通。琴澳通将为澳门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以此推动澳门和广东两地的产业经济联动,共同实现城市治理数字化升级。
  在数字社会领域,报告指出,交通是区域一体化基础,也是空间一体化的最直接表现形式。珠三角九市沿珠江出海口分布,地理相近。同时,珠三角经济发展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产业联动、要素流动频密。近年随着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转型发展,尤其深圳受制于空间瓶颈,资源外溢、辐射效应明显,更加速地区内部往来,空间联系强度在全国靠前,高德地图显示的全国十大热门驾车跨城线路中,6条位于珠三角。
  从2018年跨城交通的联系强度来看,跨城出行联系最紧密的依然是东莞-深圳和广州-佛山。同时,不仅与一线城市之间,东莞与惠州、中山与佛山、中山与珠海之间生产生活联系同样越发紧密。
  报告建议,为了有效应对数字化、智慧化对政府和公共治理带来的挑战,应当构建高效统一的数字化服务云平台,着力推动互联网+政务的创新。这包括数据感知网络、云计算支撑平台和智能服务门户,还有涵盖金融、交通、安全、环保、税务、公安等领域的城市数据库,以及覆盖时、空、物、人、事、局信息的多维立体系统。
  本着“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全域覆盖、统筹调度,资源共享、自主可控”的原则,打造粤港澳的综合治理平台,通过数据服务并驱动业务、事前与事中事后监管的结合,实现协同城市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
  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
  在探讨粤港澳三地跨境融合发展的同时,报告还对珠三角九市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做出梳理。
  报告认为,数字化正在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一方面,基础扎实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了珠三角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产业的率先发展和不断突破。另一方面,规模庞大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释放巨大需求潜力,为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技术进步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动力。同时,数字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重点领域,珠三角正在培育和加速建立一体化的数字商业、数字产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数字科创体系。
  在数字产业领域,报告认为,信息技术产业支撑珠三角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赋能下,传统产业的数字化也在加速。2019年,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开展“广东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升级计划”。目前,阿里云服务用户超过25万,上云工业企业达6万,为大湾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无到有、从零到规模化、集群化,注入了新动能。
  从地域来看,报告发布的珠三角九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显示,数字产业指数方面,广州凭借着工业数字经济指数的优势,力压深圳排名第一。土地已经完成全部国有化的深圳,在农业相关产业指数得分较低,总得分位列第二。
  同时,得益于珠三角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在产业指数领域,分数在50-80分的第二梯队中,佛山、东莞和中山的得分都超过了60分,是所有二级指标中,整体得分与第一梯队分差最小的一项。佛山的得分则达到了72分,与领先的广州、深圳差距缩小。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