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开始偏向于智能化,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智能售货机……智能化,随处可见。
但与家电、交通等工具类产品智能化不同,智能售货机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不仅是智能化的体验,更是零售商业模式的升级,因此,在智能科技不断加载的过程中,其零售的本质也不应遗失。
智能售货机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诸如地铁、公交、机场、学校、医院、步行街等各种场所都可以看到形式不一的机器,因为占地面积小,所以智能售货机并不会因为占道而影响行走,反倒是其简单便利的购物流程,颇有利民的意味。
与传统印象中那种投硬币的自动售货机不同,现在市面上的售货机器已趋于智能化,除了常规纸硬币+移动支付的自助售货机之外,还有许多搭载人脸识别、掌纹识别、重力感应等诸多前沿科技的智能化售货机。
在智能化面前,人们已经可以实现身份识别+即拿即走的快速自助购物体验,比起传统投硬币的自动售货机,显然要高端得多。
以甘来科技为例,其通过运用智能售货机的视觉摄像追踪系统以及多点触控技术、语音交互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售货机的高阶功能进化,既能通过前端设备提供趣味快捷的消费交互,又能实现后端数字化的运营管理,传统的自动售货机彻底变成一个微型超市。
然而,和甘来科技相似,国内有许多科技企业都过于关注技术上的投入,往往容易忽略零售商业的本质:零售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人,二是商品。
对于人而言,甘来也好,深兰也罢,甚至是阿里、百度、京东等巨头企业,亦或是亚马逊、谷歌等国际巨头,任何一个技术的植入其核心出发点都是人,通过技术的创新,可以极大降低人的劳动力成本,这也是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处理繁琐数据的根本原因。
但人的因素只是零售商业的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商品。
对于经营者而言,卖什么商品,什么时候卖,何时补货,卖什么价格则是核心需求,这依赖于数字化驱动带来的人工智能决策,通过多终端的数据统计分析,关于商品的时间、地点、价格等因素都可轻易获取。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只有两个,一是商品的质量,另一个则是商品的价格,倘若无法保证商品质量的真实性、品类的多样化,是难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这一点,在许多无人店中逐渐暴露弊端。
而商品的价格方面,也是目前许多无人零售的痛点,既无法做到比商超便宜、也难以与夫妻店竞争,光是一味地追求便利的科技体验,却未能从商品供应、运营方面降低总控成本,智能化的机器,也终归是尝鲜的体验。
只有多维度的智能化升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零售,继而迎来真正的新零售。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