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刚刚顺利落幕,安检机在维护这场全球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安全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然而这些“透视眼”是怎么工作的?安检机会对人体有危害吗?中国制造的安检机有什么特长来应对“春运大潮”?
早期的安检设备是采用单个X射线发射源,图像处理也比较单一,还是黑白影像。(其实相当多医用、科研用X射线仪器都是黑白像)。这还不算什么,早期安检设备的最大缺点,是由于X射线的衰减与被测物质的密度、厚度和平均原子序数都有关系,当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时就很难判断了。
比如,在安检过包时,透射后得到的数据图像是不能很好地对一个高原子序数、低厚度的物品与一个低原子序数但是高厚的物品进行有效区分的。
而现在的安检设备已经采用多个发射源进行多视角的立体成像,而且图像处理也能彩色显示。这主要是由于双能系统的不断开发升级。
双能系统一般由一个连续能谱的X射线源及一套能够分别接收高低能数据的探测器系统组成。对于高能和低能,不同平均原子序数的物质的衰减程度是不一样的——低原子序数的物质衰减剧烈,高原子序数的物质衰减平缓。
因此在双能系统中,高能和低能在同一种物质中的衰减程度是不一样的,通过对高能和低能不同衰减系数的运算和比较,就可将不同种类、不同厚度的物质有效地区分开来。再配合上后期图像信号处理,就能很明显反映出物体的成分和结构。在安检机的屏幕上看,违禁品无所遁形,人和食物、塑料包都是橙红色,炒锅、雨伞是蓝色,枪支、弹药、刀具都是蓝色,而大分子有机物的混合成分的炸药是绿色。
近期在网络上,安检机辐射的安全问题曾一度传出谣言,甚至还有人担心被辐射之后的食物会变质。其实,虽然同样是利用X射线照射被检测对象获得对象内部图像,但是安检机的辐射远远小于医用X光设备。这主要是因为,安检设备并不需要达到医疗诊断级别的分辨率,仅仅是对于不同物质进行区别成像。
实际上安检机的X射线辐射剂量比国家标准要低很多,以北京地铁使用的某品牌X射线安检设备为例,根据企业技术资料显示,单次检测的辐射剂量在0.5μGy,外表面5厘米处的辐射剂量为0.7-0.8μGy /h,仅为国家标准上限的十分之一。而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报告的数据,一次医疗X光胸透检查的辐射剂量为50μGy。
如果非要拿二者比较的话,钻进安检机100次才能达到一次胸透接受的辐射剂量。
安检过程中另一个挑战就是面对海量的人流,误判漏判、经验性依赖等问题,特别是在海关、机场等关键场所,误判、漏判等为走私犯罪、运输安全带来隐患。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未来,能够自动识别危险物品、违禁品的智能系统将成为安检机发展的趋势。
目前,中国的安检设备制造已经提出了智能云查验整体解决方案。
该方案采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结合海关业务数据,建立国家级海关查验云平台,统一存储海量多维数据,支持用户间的审图经验共享,构造基于全量数据的多模态分析模型,实现高并发,实时处理海量查验数据,对扫描图像智能分析,有效支持国家级海关100%快速查验业务,有效避免查验率低、误判率高的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开发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的智能安检设备。目前,该设备已经具备200-1000亿次/秒的图形运算能力,可以自动识别肉眼难以辨认的复杂背景后的枪支,可识别常见的一百种以上刀具、数十种30种以上枪支、常见的上百种瓶装液体、一百种以上的锂电池。而且,经过大数据分析,甚至能查验出分批寄运的枪支零件。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