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居民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正式亮相,并展开试点。其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吸引了业内的广泛关注。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张,未来的市场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愈发积极。在此影响下,人脸识别技术不断取得新的成长,应用场景也日益广泛。
日前,由公安部认证的“居民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以下简称“网证”)首次亮相支付宝,并在杭州、衢州、福州三座城市展开试点。以后,无论是购买火车票,还是外出办事、出差住宿都不用再担心身份证没带了。
据悉,网证的领取非常便捷,领取与使用时,都需要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只要证明是本人,就可以拥有和使用网证了。另外,即便手机丢失,网证被冒用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手机密码、支付宝登录密码、指纹验证、刷脸验证这四道安全关卡的保障能力十分到位。
“刷脸”时代开启大幕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了生物识别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生物识别领域中应用前景最好的细分领域之一,人脸识别技术广受看好。网证的面世,是人脸识别技术在政务领域新的应用案例。
此前,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战略的推动下,人脸识别已经开始在视频监控、公共安防等领域广泛应用。
2018年清明节小长假来临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亮相;近期,深圳交警在全市建设了10套路口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电子警察执法设备,“人脸识别”在交通执法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入。
另外,在大众消费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也紧追指纹识别。如今,仅在智能手机领域,苹果、华为、诺基亚、小米等品牌纷纷借助双摄像头的普及,全面推进人脸识别技术的部署。人脸识别技术正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
据有关机构发布的数据,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5.21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26.5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1%以上。预计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76亿美元。
人脸识别商业化场景丰富
很显然,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创业热度最高的细分领域之一。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人口优势明显,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在人工智能时代有用诸多独特优势,有望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商业化上取得领先地位。同时,中国人脸识别商业化场景的丰富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2017年,北京天坛公园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来发放免费卫生纸,引发《纽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等多家外媒的高度关注;随后,法国媒体也报道称,中国的很多城市开始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来识别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
国外媒体关注的只是一部分,实际上,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相对更为成熟。无论是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安全领域,还是个人家庭场景,人脸识别正积极向考勤设备、门禁设备、安检设备积极拓展,存在感越发突出,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正向日常生活的诸多场景加快渗透。而凭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发优势,中国在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深度应用上已经展现出了全球“领跑”的姿态,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行业标准规范有待完善
虽然人脸识别技术的优势十分显著,不仅安全性高、准确率高、可靠性高,而且应用成本也相对较低,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就现在而言,人脸识别技术领域还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用户隐私安全以及相关产品品质难以得到完全保障。
业内专家对此表示,在人工智能热潮催动下,以及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下,人脸识别近几年的发展势头积极,在技术与市场两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由于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回收集大量用户隐私数据,如果没有法律约束、没有标准规范,那么就能有可能被不法利用或是盗用。
因此,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扩张,市场加快走向成熟,相关的标准建设与法律完善也需要跟上步伐。要想推动人脸识别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用户的隐私安全与合法权益,不仅需要依靠相关企业的自律与重视,更需要行业、政府高屋建瓴,积极引导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并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从而构建起保护用户隐私的坚实保障。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