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人脸识别:技术创新带来便捷生活
2018/2/27 09:19   中国纪检监察报      关键字:人脸识别,技术创新,视频监控      浏览量:
除了方便个人生活,人脸识别技术也为城市安防提供了“智慧大脑”。与声音、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相比,面部信息具有非接触、非强制、易采集的特点,结合城市监控高清化的普及,从海量监控视频中采集有效数据不再是难题。

  今年春运,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多个地方的火车站都启用了“刷脸进站”。以往人工审核要十几秒的事,“刷脸”仅需三秒,既节省了人力,又缓解了安检客流压力,令出行的旅客感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便利。

  作为当前人工智能研发最成熟的分支领域之一,人脸识别技术主要通过拍照或摄像采集到人的面部特征信息,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分析并完成身份识别。201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15%,而肉眼识别只有97.52%。随着人脸识别算法不断改进,其精度已从2014年的十万分之一提升到了现在的十亿分之一。

  近年来,国内人脸识别技术创新持续发力、产业化加速发展,涌现出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商汤科技等一批专注于人脸识别的技术团队,人脸识别在线上线下多个领域的应用都走在了前面。

  农行、建行和招行等银行相继推出了“ATM机刷脸取款”“刷脸付款”等服务,不需要银行卡就可以完成取款和付款。人们还可以“刷脸”完成远程开户、人证对比等相关业务,不必跑去营业厅柜台办理。

  去年下半年,阿里巴巴“淘咖啡”、京东X无人超市、苏宁易购Biu等“无人商店”陆续开张。消费者通过人脸识别闸机进入购物区选购商品,离店时经过结算门完成自动扣款,无需排队付款、中途无停顿,让“拿了就走,走了就付”成为现实。

  在智能手机行业,指纹识别的热潮逐渐退去,人脸识别正在风口。随着“全面屏”手机概念的兴起,华为、小米等智能手机厂商在新推出的机型上都改用人脸识别方式解锁。从输密码到按手指,再到让机器“看一眼”,人机交互越来越简单自然。

  除了方便个人生活,人脸识别技术也为城市安防提供了“智慧大脑”。与声音、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相比,面部信息具有非接触、非强制、易采集的特点,结合城市监控高清化的普及,从海量监控视频中采集有效数据不再是难题。公开资料显示,旷视科技为26个省区市公安系统提供了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和实时警情数据服务,其人脸识别技术直接协助警方破获案件上千起,抓获、控制的在逃人员超过3000人。该公司在为支付宝等平台提供在线身份验证技术的基础上,还推出了“Face++”人脸识别云平台,目前已服务了全球超过10万名开发者,平台接口总调用次数达60多亿次。

  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其中人脸识别会占到100亿美元。随着“刷脸”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人脸识别技术可能潜藏的安全风险和隐私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我们的“脸”还安全吗?

  目前,很多技术公司都加大了活体检测方面的技术投入,确保系统识别到的是一个“活人”,以提高对恶意攻击的防御能力。2月7日,云从科技宣布推出“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新技术与以往的2D人脸识别和红外活体检测技术相比,在识别精度、识别速度方面都有较大提升。据介绍,新技术能在千万分之一误识率下达到99%以上的准确率,识别速度由1-2秒缩短到毫秒级,更能防御面具、视频等欺诈手段。这一研究打破了苹果公司在iPhone X上应用的Face ID的技术垄断。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