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相继爆发,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目前,以美、日为首的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颇受看好。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不同意见,李开复就认为人形机器人恐怕很难盛行于世。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人机器人,是具有人形的机器人。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就是一种人形机器人。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整体爆发,人形机器人发展也持续提速。
而近日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Hanstonrobotics研发设计的人形机器人索菲亚被沙特阿拉伯王国授予了公民身份,更是让人形机器人发展迎来全新时代。
各国争相投入研发
人形机器人集机、电、材料、计算机、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于一体,是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开发研究。日、美英等国都在研制仿人形机器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日本本田公司于1997年10月推出了仿人形机器人P3,最新开发的新型机器人“阿西莫”身高120厘米,体重43公斤,走路方式更加接近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了仿人形机器人科戈(COG),能与人类进行交流,能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回应,并能协助人类完成许多工作。德国和澳洲共同研制出了装有52个汽缸,身高2米、体重150公斤的大型机器人。
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7)》,我国北京地区在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已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智能机器人创新链。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在内的23家机器人领域重点科研院所为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可期
人形机器人主要的应用领域主要在于教育、零售、后勤和医疗等行业,现在儿童陪护机器人以及导诊机器人、餐厅酒店的服务机器人等都有接近人类肢体造型,正向着人形机器人方向发展。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到2023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将会增长超10倍,预计在未来6年内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8亿美元。
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市场以美洲为主,但是据预测,该行业未来最快的增长率将出现在亚太地区。随着中国和日本等亚太地区的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多,预计将采用更多的人形机器人来提供个人帮助和护理服务。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升级,人形机器人在模仿人类行为的能力上或许将会获得提升,这有助于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进一步扩张。而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这种能力可能会不断提高。
不同声音值得关注
虽然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应用前景颇为广泛,但是就目前来说仍没有实现大规模普及,在技术层面和安全性上也有待突破。日前,李开复也就人形机器人发表了看法。
李开复表示,打造机器人并不一定非要长得像人。举例来说,工业机器人就是在巨大厂房或配备了智能升降机的仓库中工作的家伙。商业机器人的形式和用途则更为多样,它们看起来可能就像一排摄像头,或者就是一家自动商店。
虽然研发人形机器人一直是机器学家和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梦,不过我们与人工智能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能创造,而AI只会优化;我们有感情,而AI则铁石心肠;我们具备常识判断能力,而AI只会从特定领域的大数据获取运作模式。因此,以现在的制造技术所谓人形机器人太难了,即使造出来了恐怕也难以达到人类的期望值。因此这种机器人恐怕很难盛行于世。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