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外籍人士指纹留存即将试行为双边安全添保障
随着近年来出入境人员的不断增加,对出入境人员的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出入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决定对入境外国人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该项规定将于2月10日(明天)在深圳机场等口岸开展试点,其后陆续推广实施。
2017年1月29日,公安部发布公告,2017年,中国边检机关将分期分批在全国对外开放口岸对入境我国的14(含)至70(含)周岁外国人留存指纹。对符合以下情形的入境外国人,可以免留指纹:(一)持外交护照或持中国外交、礼遇签证的人员,但有对等安排的国家人员除外;(二)根据双边协议或互惠安排,互相给予免留指纹安排的人员;(三)按照公安部有关规定,给予集中办理入境手续便利的外国副部级(含)以上官员及其所率领的代表团成员;(四)十指指纹均残缺或十枚指纹均无法留存的人员;(五)特殊情况下,经公安部同意免予留存指纹的人员。
公安部表示,留存出境入境人员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加强出入境管理的重要举措,采集、存储出境入境人员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在出入境管理时进行比对,可以有效甄别出境入境人员身份,对加强出境入境管理、保障国家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便利人员出入境。
国内从2005年开始在国内实行出入境人员自愿的前提下采集其指纹信息,实现自助办理出入境边防检查手续,得到了社会积极反响。如今将外籍人士的生物信息采集也纳入出入境管理规范中,将对出入境管理工作提高更近一步保障。
或许你会担忧外籍人士是否会理解中国这一做法,对于生物信息的采集器信息留存的安全性会遭到质疑。其实事实上,将人体生物识别技术引入出境入境管理也符合国际通行作法,目前,欧盟各成员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在电子护照中存储指纹信息,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已经签发含有指纹信息的生物签证或者在入境检查时采集外国人指纹。所以中国对入境外国人留存生物信息是符合国际趋势的,同时这也是对外籍人士在国内安全的另一种保障,理当被理解支持!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