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基于社会学视角,研究社会转型期城市社会问题防范与解决,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进行研究,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避免重复其他早发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犯过的种种错误,解决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使我国城市走上理性化发展的道路,有助于实现城市的稳定。
4.2外来(流动)人口城市社会认同融入理论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城市社会印象是外来人员对城市认同感的体现。城镇化进程中和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使得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强。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居民素质、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籍贯、城市居住时间、职业身份、性别影响着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国外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尝试研究控制城市增长和维持生活质量的路径。从城市社会学和认同心理学理论来看。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4.3城市权力空间结构与居民社会关系的响应机制与调控方法
社会的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需要经过无数个单元的社会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本身呈现了一种现代性的实际进程。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与社会相互交织、相互塑造。空间形态演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对社会空间转型的影响。新都市社会学可能成为空间概念与城市社会学结合后,产生的新兴研究焦点。
4.4城市用地性质的社会学评估与不同稳态的社会城市用地结构
城市化中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问题:城市中没有经济社会价值的区域,存在“零价值区”、“负价值区”、“城市失用地”和城市“孤岛”,为了提高城市用地的社会学价值,应当综合考虑从社会学角度评估城市用地,并构建基于稳态社会理论的城市用地结构,使土地城镇化与社会稳态协调同步。
4.5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现代性的建构与落后解构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存在着“解构”与“结构”的双重嬗变,通过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就能看出典型的“系统解构”和“系统结构”的双重不适应问题。城市化在改变着中国,以往的社会存在被“解构”的同时,亦表现为某些落后的社会传统和新社会存在被“结构化”和“固化”的现象,某些新的社会要素虽然以新的面貌出现,但却是传统落后文化的翻版,一出现则成为社会进步的桎梏。当代中国出现的形形**的社会问题,虽然不完全与城市化进程有关,但是,却与城市缺乏现代性的建构有关。社会发展阶段性目的之一必然包涵社会现代性的建构。
五、智慧技术调节升级城市经济创造新动能
城市经济学是城市科学中以城市为系统,研究如何满足城市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分支学科。美国学者威尔帕·汤普森(Wilbur Thompson)于1965年出版的《城市经济学导言(TheIntroductiontoUrbanEconomics)》,是城市经济学的第一部专著,既是中观经济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对城市的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回答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揭示城市经济的本质和发展动力与条件,为制定城市经济方针,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管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城市经济,形成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在城市经济动力研究方面,俄林以马歇尔集聚经济理论为基础,在其代表作《地区和国家间贸易》中进一步把集聚经济划分为厂商内部的集聚经济、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产业间的联系经济等。此后,胡佛在俄林提出的集聚经济的基础上,认为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决定意义。在城市产业经济研究方面,Grass在1922年曾提出:城市主导型产业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第二阶段是工业,第三阶段时物流业,第四阶段是金融与商贸融合型服务业,而且第四阶段具有更大的产业集中度。克拉克(1940)、库兹涅茨[146](1985)及霍夫曼等人(1985),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三大产业的变量及其此消彼长,总是伴随着产业微观结构的变动而不断演进的。当经济发展到最高阶段时,第三产业将在后工业化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随着交通网络和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大型生产部门迁往大型城市的边远地区和较小的城市成为可能,而大型城市中制造业的核心地位被指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所取代。主要核心城市的产业功能逐渐完成由制造高端商贸服务业及其配套服务业的过度,逐步迈向后工业化时代。因此,对于大城市而言,将建设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的目标作为城市发展的规划符合城市经济学原理。
在城市劳动和人口经济方面,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比较利益差异使得劳动者从农业部门流向工商业部门。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集中造成城市工人生活状况恶化,引起劳动力市场过度竞争,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桥根森以及托达罗等提出的乡-城人口流动模型,以及模型揭示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而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
在城市交通经济方面,自工业革命创造现代化大都市以来,城市交通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就一直成为城市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交通的经济状态在于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最佳配合,及单位交通基础设施能够运载更多的交通工具。城市交通有较高程度的公共经济属性,而构成城市交通的各个部分的公共经济属性差异性较大,这对于政府制定相应的公共经济政策导向性很强。鉴于土地和交通资源的有限性,通过经济政策方法,提高现有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节制需求方面采取措施。
近年来,空间经济学研究的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九、维纳布尔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把空间纳入经济学分析中,使得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高度。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背景要求下,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挑战和城市间、区域间城市经济竞争的要求,保障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当前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重点。
5.1基于空间体系的经济学模型在城市与区域界面的应用
将空间经济学中的三个主体模型(区域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应用到城市结构中,对城市与其区域结构进行微观分析,阐述了城市形成的微观经济机制。根据“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地带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 等(针对大都市区);“中心地理论”、“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网络型城市理论”等(针对城市体系);戈特曼的Megalopolis(针对都市带);“三地带学说”(针对都市圈)和和基于citistate理论的我国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学说等构建城市空间经济模型,对城市体系形成的机制和自组织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分析、演化模拟,评价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绩效,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能源约束条件下的城市经济。空间体系城市经济模型的构建在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中是个挑战,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方向是否基于环境约束的可持续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目前在城市经济模型构建方面的国内文献报道较为有限。我国城市经济具有鲜明的自我特色,开发适合我国城市的空间经济模型,对于指导城市与区域的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缺乏计量的城市经济,使得全面把握中观尺度的城市经济十分困难,不利于政府经济决策的科学化。
5.2基于多元理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与经济绩效研究
我国宏观经济处于调结构促增长的背景下,由资源作为城市主导经济的城市面临二次发展的困境。国家提出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262个资源型城市到2020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及全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挥。自2006年以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发展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产业转型障碍是经济转型最大的难点,根据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四种分类(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从多元理论研究经济转型的路径对策,如产业经济发展理论、城市发展理论、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城市化均衡理论,认识产业重构、土地整理、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对于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路径的启示。通过绩效评价体系的开发,分析转型的成效。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