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机器人的认知处于“工业生产流水线上替代人力的机械产品”。但随着家用设备的不断智能化,用户会提出更为智能的需求,因此服务机器人市场会快速增长,甚至超过工业机器人市场。在机器人世界杯产业峰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长徐晓兰表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以个人、家庭、行业服务为特征的服务机器人已接近2500万台套、280亿美元,超过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一半。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一个个关键技术的突破、需求量的激增等,服务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会以“亲民”的价格飞入寻常百姓家。
需求旺盛,服务机器人闪耀机器人世界杯
动感的舞蹈、丰富的肢体动作……在近日举办的第19届世界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上,科大讯飞机器人“小柔”、“小智”成为大明星。据了解,“小柔”是个具有智能对话与情感表达功能,拥有丰富的肢体运动能力的机器人,而“小智”则具有感知智能和浅层的认知智能,可实现智能对话、语义理解、人脸识别与肢体识别,具备自主知识学习能力,未来面向家庭服务领域应用。
本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国际盛宴。在赛场展示区,包括德国库卡公司、美国英特尔公司在内的国际巨头,也携其新型机器人产品到场。作为这场球赛的组织者国际RoboCup联合主席ItsukiNoda说,“引入人工智能后,机器人变得跟有灵活性”。而为大多数机器人提供芯片的英特尔,其全球副总裁倪健安表示,“机器人更加智慧而又复杂”。咖啡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展区里的多款服务型机器人让人不禁感叹服务机器人有望进入普通家庭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服务机器人虽是机器人家族中的年轻成员,但发展迅猛。“随着应用逐步的扩展,服务机器人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机器人企业从汽车行业向电子信息制造、食品加工、物流等传统行业渗透。”徐晓兰介绍,机器人应用从工业领域向家具服务、医疗康复、教育娱乐、国防军事等领域快速扩展。作为近些年来出现的“新宠”,服务型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一半以上,给消费者带来了更智能、更便利的生活体验。
技术跟进,我国服务机器人迎来拐点
对于制造行业,2015年以来最为重磅的政策就是《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其中提到,我国要大力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机器人,包括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所以,RoboCup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小平表示,2015年,服务机器人到了从实验室走向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节点。
事实上,资本市场十分看好服务机器人。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阿里巴巴和富士康近期各向软银旗下的机器人公司Aldebaran注资1亿多美元,推动其主打产品情感陪护型机器人Pepper的销售。同时,我国服务型机器人创新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哈南机器人产业园近期孵化出了国内首创全新爬楼机器人和服务类中最具代表性的餐饮机器人,还有诸如市面上的“地宝”机器人(扫地)、“窗宝”机器人(擦窗)、“沁宝”机器人(空气净化)等均让广大消费者为之眼前一亮。
另外,在服务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我国正努力地与世界水平接轨。以这次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大赛的机器人研发为例,当天的比赛向外界透露了服务机器人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姿态识别”。不少选手发现,以往分值较重的“人脸识别”技术,今年有了较大程度的缩减,取而代之的就是“姿态识别”,比如,通过让机器人在不同的地毯上行走,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这一点目前科技界尚无理想的研究成果。陈小平表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工业机器人上的差距十分明显,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在一些技术上甚至还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未来可能在这一领域超越发达国家。
突破拐点,技术价格两条腿齐步走
未来服务机器人市场能有多大,似乎一时间还很难回答。但在服务机器人产业化应用热潮来临之际,最令人担忧的仍是核心技术问题以及价格普及问题。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曾表示,对于中国而言,最大的痛点在于缺少技术创新,同时基础薄弱。国产高端、特殊传感器、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数控系统,以及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低于5%,关键部件品质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10年。以销售量不小的“扫地机器人”为例,扫地机器人功能单一,更像一个有智能的家电。业内专家表示,消费者期待服务机器人多才多艺,扫地机器人与消费者对机器人的期待有较大落差。据统计,六成以上消费者使用后觉得失望。
当然,价格的昂贵也是普通消费者的一大“痛点”。仅以扫地机器人为例,其售价已在1000元以上,更为智能的则在4000元左右,至于接近人体形态的机器人更是动辄数十或几百万美元。有业内人士称,高售价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机器人大多采用了大量的“关节”,而这些机械部分的成本价格下降非常缓慢。微软前CEO比尔·盖茨早在2007年就曾写过一篇名为《每家每户有一个机器人》的文章称,“当这些机器人变得普遍的时候,大家都买得起的时候,它就会巨大的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娱乐、沟通的方式”。
尽管如此,但业内人士对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信心。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通过5年左右的洗牌,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将会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