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大数据笼罩下的隐私危机:我们是新时代楚门
2015/8/4 09:37   新浪      关键字:大数据,隐私,危机      浏览量:
曾几何时,从我们连上互联网的那一刻起,每次搜索,百度都为我们“贴心”保留,即使只是一次无意识行为,但他们是相信概率的;每笔购物,淘宝都为我们“细心”分析,虽然可能并不重要,但他们相信总有人会需要。

  17年前,在电影《楚门的世界》里,那个叫毕楚门的男生,被“生活”在世界的眼皮子底下30年。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楚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秘密摄影网络记录了下来,在全球220个国家进行着24小时不间断的同步直播。

  如果你觉得这不失为一件天赐的“美差”,轻轻松松圆了明星梦,那可就错了。因为楚门和今天的演员不同,被暴露在电视荧幕前的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不知道自己是演员,自己的生活是被大家追的一部戏的人。没有了自由,丧失了尊严,而这一切只因“隐私”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成了被公开的秘密。

  17年后,无数个21世纪的男女,被“生活”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世界里一辈子。就在大家为楚门毅然决然走出那扇“囚禁”的门而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候,却悄然发现:同样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的自己,连一扇可以遁逃的门都没有。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无处不在,大数据无所不知。它们共同缔造了一个“天堂”般的世界,在这里,国家“监控”下的大数据的手,比我们每一个人都更了解自己!

  威武的大数据“黑手”

  曾几何时,从我们连上互联网的那一刻起,每次搜索,百度都为我们“贴心”保留,即使只是一次无意识行为,但他们是相信概率的;每笔购物,淘宝都为我们“细心”分析,虽然可能并不重要,但他们相信总有人会需要。当我们的手机从功能机升级到智能机,就有了更多难以估量的数据信息被安放到了大数据的仓库里,以备大家的不时之需。更有甚者,伴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出现,我们终于要被彻底地“解构”了,从头到脚,从饮食到健康,从身体到思维……这一切都将让我们回归到了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那般赤裸。

  当我们感觉到肚子饿的时候,餐饮商家比我们更清楚,推送什么美食更容易成交;当我们散步逛街的时候,广告客户比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潜意识里对什么更感兴趣;甚至,当我们准备学习考试的时候,培训机构会给我们提供各种需求的选择,包括参加几个辅导班,或者直接买份考题答案……对于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只能说“有点承受不起”。

  淘宝自豪地告诉世界,我知道哪里的女人胸部最大,哪里的女人最需要减肥;亚马逊儒雅地告诉世界,哪里的人最喜欢读书,读的都是什么书;甚至,连唯品会都可以轻松地告诉世界,哪里的人喜欢消费品牌,却并不赶潮,价格实惠最重要。这一切,都是那么轻而易举地让生活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里的我们,成为了透明人。

  隐私VS便捷:向左走,向右走

  我们是所公开“隐私”的源,但却鲜有隐私的所有权,更别说唯一的使用、处理权。就南京网友诉百度侵犯隐私的案子,据《扬子晚报》报道,南京中院认为,个性化推荐服务客观上存在帮助网络用户过滤海量信息的便捷功能,网络用户在免费享受该服务便利性的同时,亦应对个性化推荐服务的不便性持有一定的宽容度。听起来貌似理所当然。

  仔细回想,这似乎就是一个对赌协议:互联网时代,既然你选择了便捷,那就该宽容地面对总有些东西被牺牲,这个东西叫作“隐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落到具体的企业实处,就如苹果公司“根据收入情况推送广告”的专利,它将让消费者享受到精准的被广告推送服务;再比如银行、通讯、网络公司也好,12306也罢,虽然他们可能消费了大家的“隐私”,但是他们也提供了服务,所以大家还是应该报以宽容的态度。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坦然地面对这样的“对赌协议”并欣然接受,不过,就算难以接受,那又如何?我们权衡一下这当中的可能性及轻重关系,或许只能说一句:我认怂了!

  我们能跟银行断绝关系呢?不能。年轻时候的工资,老了的退休金,哪样不是往卡里打的;我们能跟教育断绝关系吗?不能。从小学到大学,谁没有几次培训、考试的经历。更别说今天的00后、10后了,他们更是从医院产房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大数据给收录了。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赶上了互联网新时代的我们,面对“隐私”问题,已经不再是自己可以“任性”地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了。

  保护隐私,国家责无旁贷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三体》(第一部)的结尾处,在叶文洁阅读来自三体世界的信息时,作战中心正在召开的重要会议上,将军常伟思说:“请同志们注意,我们的会议现在可能已经在智子的监视之下,以后,任何秘密都将不复存在。”顿时,在所有与会者眼中,这个世界已经不同,他们感觉到了一双无所不在的眼睛盯着自己,在这双眼睛下,这个世界已经无处躲藏。现实生活中,从我们迈向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步开始,这个世界已经很难有秘密,几乎更甚于小说中所描述的。因为来自三体世界的智子还只能看到人类世界的表象,而大数据却可以透析人类内心深处的本质。

  即使如此,我们可能没有绝对的秘密,却也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消费”我们的隐私。虽然,在隐私维权面前,南京的网友败诉了;在隐私保护面前,全国的人民认怂了。如此这般,我们真的只能这样在这条道上一路走到黑吗?其实倒也未必。隐私维权,我们在路上,南京网友就是先例;保护隐私,国家责无旁贷,世界各国抵制谷歌眼镜就是践行。

  其实,谷歌眼镜在消费者市场上遇到的囧境,让我们看到了保护“隐私”的曙光和希望。在美国,72%的受访者出于对其隐私的担忧而拒绝了佩戴潮爆的谷歌眼镜。他们担心黑客可能通过谷歌眼镜访问个人数据、泄露个人信息,其中包括位置信息。虽然这种抵抗可能未必全然理智,但至少它表明了一种态度。更有甚者,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瑞士和以色列的隐私专员致信谷歌CEO拉里·佩奇希望就其隐私问题讨个说法,充分表明了一个国家对于隐私安全的态度。

  作为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人口规模的国家之一,我们的政府在保护国民隐私安全方面任重且道远。到底是谁威胁了我们的隐私安全,又有谁能够根治这颗毒瘤?我们估且心照不宣。

  维护隐私安全路漫漫,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