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机动车增长迅猛,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问题日趋严峻。截至2014年12月20日,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14万辆,近5年年均增长率约16%,每公里道路机动车约500辆,车辆密度全国第一。面对路面交通负荷日益饱和的现实背景,深圳亟需一张“药方”治理交通“肠梗堵”,确保城市畅通。
深圳道路交通管理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两会上,代表委员开出“智能药方”,他们认为,加快实施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已刻不容缓,通过对交通进行智能化改进给车辆“提速”,解决城市拥堵难题。
调查:交通管理的不可承受之重
交通拥堵是“城市病”中一项重大顽疾,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阻碍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2003年,深圳市机动车总量只有20万辆左右;2007年3月,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2010年4月,机动车突破150万辆;2012年2月27日,突破200万辆;2013年9月5日突破250万辆;2014年9月16日突破300万辆。如今,深圳市机动车已超320万辆。
再看管理机动车和驾驶者的交警是什么状况呢?深圳市现有交警2000余人,按照民警人均管理道路里程和机动车数量计算,工作量是国内多数城市交警的一倍以上。交警一年365天不分节假日都要上路执勤,按照每天24小时分3班倒的勤务安排计算,每名交警管理12.5公里道路、6000辆机动车。警力少而道路长、车辆多,极易出现部分道路和车辆漏管失控的情况,管理难度不言而喻。
车辆快速增长,地铁全面施工,人、车、路的矛盾日益凸显,交警面临前所未有的管控压力。自2009年以来,深圳交警一直未增加新警力,而且未来短期内也不会增加,目前深圳交警平均年龄已达43岁,队伍未来将进一步老龄化,这也将对深圳未来交通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单靠人力来管理交通已经不适应深圳市道路交通现状,也不符合交通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代表观点:加快实施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
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讨论认为,面对高速增长的机动车及由此产生的巨大交通压力,加快实施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已迫在眉睫。
深圳市人大代表李继朝长期关注深圳市交通管理智能化的建设。“传统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解决出行需求与道路资源的矛盾,智能交通将成为缓解矛盾的重要手段。”李继朝说。
代表委员一致认为,交通拥堵愈发明显,停车难现象日趋严重,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城市汽车保有量在过去数年中高速增长,城市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相关配套体系未能跟上汽车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现象给深圳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不仅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还妨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代表委员讨论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相关智能交通项目科研的扶持力度,将科研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充分利用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的优势,组建智能交通专业科研机构,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道路交通设施信息的融合和分析,实时反馈交通信息,实现路网交通流的均衡分配,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等候时间。
部门回应:探索大数据时代的标准化警务运作模式
今年以来,交警部门已经多次利用大数据对交通违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查处,以此来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顺畅。
比如,今年5月份,深圳交警在国内首创利用大数据查处无证驾驶的违法行为。通过大数据,交警部门专门对深圳市2015年1月1日以来因酒驾被暂扣驾驶证的915人和2012年5月1日以来因醉驾被吊销驾驶证的3021人(共3936人,其中本市1573人)进行比对分析,这些人员中名下共有粤b牌机动车1015辆。今年3月份,897辆车有行驶记录,其中出行达15天的有491辆。有了数据支撑,整治违法更为精准,交警部门在嫌疑车辆的行驶轨迹上守候,行动首日就行政拘留了11名无证驾驶司机。
据了解,深圳交警正在大胆尝试和探索新世纪大数据时代新的标准化警务运作模式,有望在全国率先开拓机动车智能、精细错峰引导出行的城市交通服务管理新模式,将80%的交通管理服务业务放在网上利用手机和电脑办理,创造性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疑难问题,逐步实现深圳市未来警务运作标准化、交通服务人性化、交通出行精细化和交通管理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随着深圳市有关交通管理的各个业务系统的应用,海量的交通信息数据应运而生,在交通智慧大云端的集成下,诸多交通管理的难点问题有望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这也将使未来的交通出行、交通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