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执法、服务窗口的电话全部录音,看看接待民警的服务是否到位;执法民警每人肩上都挂着一部执法记录仪,看看每次出警是否都符合规范;派出所的询问室、候问室、讯问室内,24小时开着视频探头和音频记录仪,看看还有什么执法瑕疵……
近日,市公安局通报,北京警方已经启用了执法办案平台,以报警登记为执法办案活动的起点,各类刑事、行政案件和事件从受理、立案,到调查取证、收押,一直到嫌疑人被移送起诉,办案业务的基本流程都在网上实时记录。
市局、分局、督察部门,可以随时在网上巡检派出所等基层单位的执法实景,不合规范的,当即要求整改,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出警:全程摄录执法过程
110接报警,一超市发生盗窃案。这一报警已被全程录音。公安机关将1000余部对外公开电话纳入了网上督察系统平台,实现了对民警接听群众电话报警及求助的全过程音频监督。
接到指挥中心布警后,昌平公安分局松原派出所两名民警将执法记录仪挂在肩头后出警。一到超市门口,民警立即打开记录仪,开始拍摄执法过程。
按照规定,民警必须在24小时内将摄录的执法视频上传到公安网,市局、分局、督察部门可随时检查执法视频,纠正民警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的基层执法民警人手配备一台执法记录仪。仅昌平公安分局就配有执法记录仪1700多台。
讯问:全景探头24小时摄录
在松园派出所的所长办公室里,所长张宝江打开电脑上的平台系统,输入密码,屏幕上立即出现了派出所大门口的影像。“这都是实时画面。”张所长随即切换画面,电脑中出现了讯问室内的场景,一名盗窃嫌疑人正在接受民警的讯问。“你包里的钱和东西都是从同一家超市偷的吗?”嫌疑人抹去鼻尖上的汗珠,回答说:“是。”
张所长告诉记者,讯问室内装有全视角的视频监视摄像头、提供犯罪嫌疑人脸部表情等细节情况的特写视频监视摄像头,以及高灵敏度的监听器。
目前,全市16个公安分县局的430余间讯问室全部配备了这样的音视频监控系统,市局督察部门每天都在网上巡检,调取任意一个讯问室的实时音视频,检查民警的讯问工作。“如果出现未报备、男女嫌疑人没有分开讯问等问题,督察部门一个电话就会追过来,要求立即更正。”张所长说。
另外,公安机关30余个执法办案单位整合建成了6000余路监控视频平台,实现了涉案人员从被带入公安机关直至被送入监管场所的全程视频监督。
赃物证物:二维码管理
公安机关介绍,执法办案平台实现了询问、讯问、辨认、治安调解及听证等各类电子笔录的制作,办案笔录、照片、鉴定结论等全部涉案证据材料实时上传,使得上级及督察部门可以在网上对证据材料进行审核把关。
平台还实现了全局统一的涉案赃物证物管理体系,确保了案件涉案赃物证物的底数清晰,管理规范。平台将全局涉案赃物证物的入库、调用、出库等流转环节纳入网上管理,通过二维码技术实时记录每一项物品的信息和处置情况,全面规范对涉案物品的管理和处置。
监控效果
发现执法问题2800余件
平台启用以来,通过网上督察,公安机关累计发现并处置各类问题2800余件,一些执法不规范的案件被打回重新办理。
据介绍,曾有一名民警因着装不规范被停职。一个炎热的夏日傍晚,一位民警刚刚回到家,突然又接到了指挥中心的布警。他虽然快速出警,但却没有换上警服,穿着跨栏背心就出了门。这个画面被执法记录仪拍摄了下来。
督察部门在检查执法记录仪拍摄的视频时发现了民警的违规行为。随后,这位“跨栏”民警被停职。
投诉降低45%
伤害类案件,因为当事人双方对立严重,最易引发信访投诉。此类投诉几乎占到公安投诉的一半。
自使用执法办案平台以来,民警出警必须携带执法记录仪,全程拍摄执法过程,从而规范了执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仅昌平公安分局涉及伤害类案件的投诉就下降了45%。
同时,执法记录仪拍摄的视频资料也起到了保护民警合法权益的作用。有了视频证据,民警被恶意投诉的情况大大减少。
案件办理提速
在建设执法办案平台的基础上,昌平公安分局还特别建立了伤害类案件监督管理系统:督察民警对案件办理过程进行全程网上监督,并在7日、20日、30日重要时间节点对上报案件是否做伤情鉴定以及调查取证、嫌疑人看管、办案进度进行督办。
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分局超期办理案件下降到7.3%。已办结的案件中,7天内办结的占47.1%,8天至30天办结的占27.19%,60天以上办结的仅占12.94%。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