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去赶公交,则可查询到要坐的那路车,还有几分钟到站,“这样就不必在站牌那儿干等。”而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了大量LED板提供路况信息,“一旦发现前面塞车,可以提前下高速绕行。”
全国各地的“十二五”规划,已流露出借助物联网产业重塑城市交通的决心。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规划投资56亿元,提升智能交通。南京也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在2年内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广东番禺投资4000万元、郑州投资8000万元、禅城计划投入1亿元人民币,均为打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明年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
实际上,“智能交通”成都探索已久。2006年之前,公安交管局就建立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局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道路区域客运及公众出行服务系统等。到2010年,成都又实现中心城区主干道、快速路500多个路口信号灯的联网联动控制和主要路段的绿波线控,并建成浮动车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和中心城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不过,为什么目前市民出行并未感受到便利?“智能交通涉及多个部门,需要统筹推进。”成都市交委副主任涂智说。
2010年《成都市智能交通(ITS)总体发展规划》出台,智能交通进入统筹发展、有序推进的阶段。涂智说,目前基本实现了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和共享,公安交管指挥中心已完成对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出租车GPS监控系统、浮动车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和车站、码头、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以及市数字城管系统的有效集成。
改造后的三环路,将成为成都智能交通的最新体验区。改造前,三环路车流量主要是靠人工收集,车速则是通过装有GPS的出租车传回来的数据,推测某一路段的平均速度。明年6月起,三环路的信息采集将靠高清摄像头完成,信息返回指挥中心,经后台处理后再传回路面的诱导屏,以提示司机前方道路是否畅通。
“到2012年底,最终可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指挥救援一体化、出行服务信息化。”涂智定下目标。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