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论 > 正文
智慧城市2.0,创新驱动助力共建共治共享
2020/6/11 10:38   中国经济导报   陈鹰   关键字:智慧城市 共建 共治 共享      浏览量: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智慧城市建设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许多代表委员围绕如何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积极建言献策,希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能尽快落地到更多的城市运行和民生服务中。
  2012年,我国出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拉开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有7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其中,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均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智慧城市建设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许多代表委员围绕如何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积极建言献策,希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能尽快落地到更多的城市运行和民生服务中。
  目标:城市运行高度智能化
  城市服务更加人性化
  今年1月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8-2019》指出,我国大量城市已经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准备期向起步期和成长期过渡,处于起步期和成长期的城市占比达80%,工作重心则从整体规划向全面落地过渡,新技术应用驱动新发展和新变革,数据关键要素作用初步显现,惠民服务从“能用”到“好用”不断升级。
  目前,我国城市正处于新旧治理模式交替阶段,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最优解”。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走过近10个年头,逐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具体民生领域,许多城市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成效。
  今年5月,“全国首个城市级人脸识别公共服务平台”在福建省福州市上线。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办城市,福州市近年来大力推动“数字福州”建设,促进城市更智能更智慧。在“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正在建设山东省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经过多年建设,寿光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全市0.2米分辨率的实景三维,实现了多维度、立体化的数据关联检索,为水利防汛等提供了数据支持和保障。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为群众提供智慧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潘华博士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推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教育、警务、政务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结合,使智慧生活触手可及,城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潘华认为,作为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从而释放改革红利的真实体现,智慧城市建设营造了更为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促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包括城市运行的高度智能化,也包括城市服务的高度人性化,使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增强。
  智慧社会:实现从要素驱动
  向创新驱动转变
  我国提出了智慧社会的概念,对智慧城市理念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从2012年到2017年短短5年时间内,我国即实现从智慧城市建设向智慧社会建设迈进,这得益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普遍快速发展——在今年1月举办的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指出,未来3年左右,会有一批城市真正达到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形成中国智慧城市的样本、标杆。
  在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估中,深圳市政务服务指标位列全国第一。2018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务服务“秒批”服务,通过大数据应用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了全程无人工干预自动审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秒批”事项清单已增加至212个。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智慧社会的有效途径。”潘华认为,智慧社会概念的提出,表明我国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发展动能正在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他表示,作为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智慧社会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目标的新型社会形态。智慧城市关注解决由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而智慧社会不仅关注城市,也关注农村,且致力于推进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智慧城市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城市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城市生活环境宜居化、城市产业发展智能化为目标,而智慧社会不仅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更关注通过多样化的智慧生活应用及平台,使广大群众参与共治,实现共建和共享。
  着眼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全方位协同
  尽管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一路高歌猛进,却并未遍地开花结果。随着智慧城市发展进入“深水区”,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此次疫情“大考”下,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未能在一些地方及时发挥应有作用,凸显了公共数据资源短板。
  比如,由于智能化技术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一些地方的防控措施仍然大量依赖人力,无法做到精准施策,城市与城市之间无法“信息互认”,等等。在有些城市,办事也仍然要“跑断腿”,并未感受到信息技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作用。
  针对“智慧城市不智慧”的情况,潘华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许多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时片面关注技术创新,而忽视了理念创新。此外,各个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时往往各自为战,建设标准不统一、建设内容不相同,迫切需要城市域内域外的全方位协同。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提交了《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的建议》。他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数据实时采集能力不足且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等协同支撑方面不够,数据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数据配套机制不够完善、数据处理能力不强等。
  在今年初举办的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数字经济处处长张铠鳞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驱动作用,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代表新一代数字科技作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第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和多元化,切实提升社会民众获得感。第三,着眼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创新驱动力和产业承载力,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形成高质量、多层次的供给体系,不断推动中国产业迈向最高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四,打赢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精准脱贫,通过大数据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同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推动互联网在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