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论 > 正文
安防助力放射源安全管理 时刻不放松
2014/5/20 11:30   中国安防行业网      关键字:安防,放射源安全管理      浏览量:
随着技术不断更新,物联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使实现对放射源生命周期的自动化、无人值守、实时监测成为可能。未来研究与分析物联网技术,探讨多种监测方式和技术手段,采用GPRS、GPS、G-M管、RFID、视频等技术,实现对放射源体的泄漏、丢失、追踪等全方位的管理。

  5月12日,南京市公安局化工园分局在其官网发布消息说,放射源铱-192丢失过程已查明。南京市环境保护局还原了放射源铱-192丢失事件的过程,并表示丢失地的水、气、土壤环境都因为放射源被拿走而不会受到污染。

  据警方公布的消息,5月12日下午2时30分,南京市公安局化工园分局经过连日开展工作,查明天津宏迪检测公司丢失的放射源铱-192系中国化学工程第五建设公司工人王某捡拾后丢弃。

  据当事人王某向公安机关说,5月7日上午8时许,其在中国化学工程第五建设公司车间门口打扫卫生时,捡到一铁链状东西,误以为贵重物品将其装入上衣口袋,并于当日中午11时30分将其丢弃在自家院子里。后因公安机关开展大规模搜查行动感到害怕,于5月10日5时许用蓝色塑料袋包好后将其扔到住所旁的草丛内。

  目前,王某因身体受到辐射伤害正在接受治疗。公安机关和卫生部门暂未发现其他受伤人员。

  国内放射源的管理一直都是非常严格的,南京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9日,天津宏迪检测公司携带放射源来到南京,为南京中石化五公司预制场进行管道探伤。5月7日凌晨作业完成后,将放射源回收时,按照规定,探伤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应该使用专业的射线扫描仪器对现场进行扫描,以确保放射源没有遗留。经调查,这步重要的程序没有进行,这就是造成这次核辐射事故的主要原因。加上晚上施工,天黑光线不好,放射源又小,因此掉在地上没有看见。

  据了解,目前我国放射源总数至少在8万枚以上,其中有相当比例的放射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平均每年发生事故30余起,其中,丢失事故约占八成,有的是刑事案件,比如偷盗,有的是放射源使用单位管理混乱,不法分子将放射源当做废钢卖掉等。本次失而复得的放射源铱-192,辐射伤害的急性期症状主要是神经和胃肠道功能改变,表现为乏力、不适、食欲减退等;受照剂量较大的,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

  我国目前已制定实施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事故管理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2005年出台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明确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对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应当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

  在管理制度上,对放射源使用单位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对放射源本身进行“身份证管理”,每一个放射源都有编码,其从生产“出生”到注销“死亡”都有全程信息化监管,若使用单位需要转移、转让放射源,必须到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审批。

  另外,根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源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必要的事故应急措施。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001年,原卫生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将放射事故按人体受照剂量或者放射源活度分为一般事故、严重事故和重大事故。对因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而发生放射事故的单位,由立案调查的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发生放射事故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处理放射事故的各种费用;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从具体落实上来看,记者从江苏省某放射源废物库了解到,放射源废物库设计和建造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标准,高标准、高规格建设。为确保放射源安全,采取了四道屏障和防护措施。

  一是整备包装和屏蔽。所有的放射源(物)入库之前全部使用铅罐、塑钢进行包装,确保射线得到有效的屏蔽,并通过仪器监测,确保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后才能入库。

  二是实体保卫和防护。废物库采用混凝土结构,储存坑的坑壁及盖板厚度超过30厘米,射线经过钢筋混凝土的二次屏蔽衰减后达到环境的本底水平。

  三是安防监控和保卫。库区装有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视频监控、火灾报警“四位一体”的安防监控系统,并由保安24时值班,确保安全。

  四是生态保护和监测。实施了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工程,库区种植了大量的果树、蔬菜,养殖了鱼和鸡、鸭等家禽。制订了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定期实施监测。

  从这些措施中我们可以看到,安防技术在放射源安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线监控系统平台起关键作用。在这套系统中,管理人员可登陆服务器窗口,对放射源及放射源使用场所进行视频监控,同时利用GPS和GPRS定位对放射源的方位进行实时监控。建设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具有很多好处,它将完全改变过去放射源监管工作中“现场不断跑,效率总难提,查源有困难,安全系数低”的被动局面,实现“监控器在手,现场网上录,底数心中留,事故迅速救”的现代化管理。

  在线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包括4个方面:一是能自动报警。通过实施自动监控,及时发现放射源使用等活动中的异常和紧急状态,分级发出报警信息,为及时采取辐射事故应急预警和处置措施赢得时间,提供决策依据和行动指南。二是能科技监督。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各类放射源安全状况信息进行采集、储存、统计和评价,绘制放射源空间分布图、活度历时变化图和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历时变化图以及各种状态数据报表,及时识别放射源生产、使用和销售等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三是能电子取证。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获得历史数据、图像和状态监控信息记录,为环境执法和辐射污染纠纷处理提供客观证据。四是能规范管理。采集、储存、适时更新各类放射源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实现放射源监控的项目环评、许可、转让、验收、使用、存储、转移和废弃等环节的生命周期全过程系统化、信息化和动态化的规范管理。

  江苏省无锡市在2011年建成了放射源监控与管理传感网络系统,由监控中心平台、放射源现场端、应用软件数据库等部分构成。其中的放射源现场端,指的单位持有的各类放射源装置。在这些放射源现场端,环保部门只需在放射源装置上贴上一枚小标签。这枚标签内部藏有一枚光敏芯片,可全天候感知辐射剂量、位置移动等变化,一旦放射源的辐射剂量发生异常变化,光敏芯片将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报警信息不仅能上传到后方监控平台,还会以短信方式发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

  在一些工作场合,使用者需要携带放射源装置到不同地点作业。以往的GPS监控手段只能对放射源定位,却无法识别带走它的是操作人员还是盗窃者。全新的监控系统建立后,何人何时乘坐哪辆车、将放射源装置带往何地等信息,都会被光敏标签记录下来并实时上传。放射源如离开了指定工作地点,同样会触发报警。如有人为摆脱监管、撕掉光敏标签盗走放射源装置,光敏标签也会在被撕瞬间引发报警,监管人员再通过GPS追踪到放射源装置的下落。

  随着技术不断更新,物联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使实现对放射源生命周期的自动化、无人值守、实时监测成为可能。未来研究与分析物联网技术,探讨多种监测方式和技术手段,采用GPRS、GPS、G-M管、RFID、视频等技术,实现对放射源体的泄漏、丢失、追踪等全方位的管理。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