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发展“化蛹成蝶” 监控DVR技术日臻成熟
2013/11/21 11:09   安防展览网      关键字:监控,DVR      浏览量:
DVR出现在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半数字时代,是用来取代模拟视频录像机。早期的安防视频监控是采用模拟监视器与磁带录像机,然而磁带录像所采用的磁带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容量小、画质差等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视频监控的发展。

  在中国,DVR发展只不过经历了短短的十年时间,但期间却历经了几次重要的转变,完成了化蛹成蝶的过程,如2000-2002年,PC式DVR和嵌入式DVR争夺天下;2003年,从MPEG的压缩算法过渡到MPEG-4、H264;2006年,从本地录像作为网络上的一个核心设备;2009-2010年开始做混合型、高清、智能型的DVR。每一次的转变;不管是从模拟到数字,还是从PC到嵌入式,这其中都有划时代的技术革新,从而促使行业的快速进步。那么,DVR市场竞争状况如何?未来发展趋势又将会如何?

  DVR市场竞争状况

  由于DVR的不断发展,其竞争也不断升级,尤其是价格竞争更是常见。纵观国内DVR的发展史可以看到,自从DVR引入中国市场之后,价格竞争其实就一直没有停上过。例如,当前引领市场主导的嵌入式DVR,就可谓为价格战的产物。2001年,伴随着"板卡软件"模式的出现,市场围绕仍属于"一支独秀"的PC-DVR产品,开始从"技术竞争"向"价格竞争"转变。一场"将价格进行到底"的价格竞争拖垮了PC-DVR产品的发展。于是,在价格战中,一种新的开发思路诞生了-性能稳定而且价格也要便宜。基于民用市场刻录机的成功经验,市场出现了以"硬盘"载体取代"光盘"载体的解决方案,并演化为新的设计逻辑。于是,在技术进步以及价格竞争中催生出中国市场的嵌入式DVR产品。

  起初,嵌入式DVR也经历了不少挫折。然而,正是PC-DVR领域的"板卡大战",恰恰支持了嵌入式DVR的大发展。当时,由于PC-DVR价格战焦点很快传递到视频压缩板卡领域,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这些板卡厂商不得不进行战略转型。于是,向下游产业拓展的板卡厂商就逐步变身为嵌入式DVR厂商,这种转型带来了嵌入式DVR的市场扩展。到2007年,无论是技术还是功能,嵌入式DVR都变得较成熟。此后,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放缓,DVR质量成为用户和厂家关注的重心,经过几年的发展,产品的性能、稳定性日益成熟,产品成本也不断下降。

  DVR储存技术发展方向

  DVR出现在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半数字时代,是用来取代模拟视频录像机。早期的安防视频监控是采用模拟监视器与磁带录像机,然而磁带录像所采用的磁带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容量小、画质差等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视频监控的发展。采用视频信号编码为数字信号存储在硬盘上,在图像处理、储存、检索、备份、以及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等方面都远远优于模拟监控设备。DVR采用数字记录技术的巨大优势使DVR迅速取代了模拟磁带录像机。

  DVR的成本优势、简单易用和长期培养的用户群使得DVR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会从市场上消失,还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在市场占有重要的份额。下面我们从市场及技术二方面来分析DVR的发展方向。从技术方面来说,DVR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具有对图像/语音进行录像、录音、远程监视和云镜控制等功能,且集画面分割、报警控制联动、网络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目前DVR技术基本上已经成熟了、功能基本完善。

  ◇硬件处理速度更快,存储时间更长

  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更高性能的中央处理器让DVR的速度更快,功能更加强大。从早期的CIF硬盘录像机,到现在D1硬盘录像机,960H硬盘录像机,混合式硬盘录像机,HD-SDI硬盘录像机。另外随着对高清化的趋势,存储的需求也在增加,DVR硬盘管理技术也在提升。基本上DVR可能会支持更多的硬盘接口,支持RAID技术,支持DAS、SAN、NAS等存储技术的兼容。

  ◇编码方式更加先进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DVR采用的压缩技术有MPEG-4、H.264、M-JPEG。MPEG-4、H.264是国内最常见的压缩方式,而H.264因其更切合网络传输的要求已成为主流。今后为了使嵌入式DVR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各种算法的统一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这种统一不是以国内哪个企业的标准为标准,而需要广泛的政府职能部门与DVR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的广泛参与。例如,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VS压缩算法,还有H.265压缩算法,相对于H.264在很多方面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互联互通功能更加简易,相对于IPC的提出ONVIF协议等,DVR在软件版本升级较慢,对于整合及一致化显得开放性不足。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方面,系统之间的开放性,各家公司对产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的系统的接入主要是通过SDK的方式,各厂商各自为政,只能解决在某种层面上的互通互联,离真正实现互通互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智能化

  从技术角度来讲,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对视频信息管理才能够把人的工作从繁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其实,实时监控、预警、信息的处理、检索等方面的功能都需要智能技术应用。虽然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完全实现智能分析技术的管理,但是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半自动的监控智能,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利用智能分析技术能够完成大部分工作,工作人员能够集中到管理和协调处理方面,这是现阶段一个比较好的应用方式。

  ◇云计算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云存储和云监控

  对于安防领域来说,云存储是云技术领域中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云存储是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功能,将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整合,以达到共同对外界提供存储和访问的一个工作系统。因为保密安全、远程监看需求,DVR云存储技术也会得到支持。云监控,采用云通讯技术,视频流直接由摄像机传输至监看端,无需服务器中转,画质更清晰,更流畅;平台更稳定,更安全,100%通关率,通信强大稳定,用户端真正即插即用,无需专人安装设置,无需DDNS设置,无需端口转换,实现真正的零配置,完全智能化,自适应任何复杂的网络环境,断网断电视频自动恢复;支持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终端通过浏览器或客户端模式访问控制。

  未来DVR将长期存在

  从2010年公布的销售数据来看,DVR市场还在高速增长中,我们有理由相信2011年DVR市场还会继续成长。

  实际上,从模拟到数字的过程是一种革命,速度非常快,我们现处在一种变革的过程中,但还没有到一个临界点,很难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的过程大家都认为IPCamera会马上取代DVR,但事实上就算是09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没能阻挡DVR市场的增长。在前两年的金融危机之下,安防受到一定影响,很多企业压低了库存,而今年都在补库存。

  个人认为,IPCamera的应用是一种和平演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IPCamera可能会增长,甚至速度会比DVR更快,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IPCamera替代模拟DVR的现象出现。IPCamera的通道数要超过DVR还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未来DVR还会长期存在且继续发展。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