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将向实用发展 民用市场依然难开
2013/1/31 09:33   中关村在线      关键字:智能家居,民用市场      浏览量:
近些年来,智能家居领域巨大利润日益显现的同时,国内厂商也已经开始发力这块肥厚的蛋糕。同时,前两年的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也给智能家居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瞬间扩大的市场需求也让不少的传统厂商始料不及。对于当前的市场划分来说,虽然国际的知名品牌仍然占据着一些智能家居技术的核心领域,不过,一些智能家居的辅助技术,或者是“中国式”应用的领地已经被国内厂商所研发。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智能家居经历了自己波澜不惊的12个月,虽然在去年年底的安博会(北京)上,整整一个展馆的展区使智能家居“挣足了”面子,但是,经济大环境的整体低迷使智能家居仍然没有在去年的一年里,走出市场的平淡。经济危机多带来的影响依然像这两天的天气一样笼罩着整个的智能家居市场的上空。

  不过,市场的平淡并非就意味着智能家居在这一年里的停滞不前,从技术上生物感应与视频技术的不断迈进,再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不断的深入智能家居的研究,虽然在市场的“感应”上并没有出现我们众目期待的"市场追捧",但是在这一年的平淡却并没有阻碍智能家居的整体推进。而这样的积累也让我们对来年的智能家居市场可以拥有更多的期待。

  手机控制将成为智能家居扩展方式

  这两年,如果我们抛开市场从单纯的技术来说,智能家居可以说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从这次的安博会我们就可以看出,围绕民用日常生活的这类课题,无论是家庭的防盗,门禁,还是一些设施的控制,都在呈现着多样化,更便利化的程度实现着。

  但是,回顾我们这些最为常见的智能家居产品,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当前的很多产品,可能都会用一些比较低端的无线射频作为自己的主推技术支撑,可能在不少的用户眼里,这是一种相对便利又亲民的方式,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这种简单的应用并不能给我们整个的智能家居市场带来太多的促进,无论是更加期待实质的用户市场,还是日渐提升自身能力与技术的生产市场。

  因此,如果要想在技术市场中取得更多的突破,那么打破原有的控制范围,在功能上提供更广泛,更遥远的功能服务则成为了自我救赎的主要方式。尤其在用户已经不太注重短距离内的设备控制时,远程控制则成为新功能实现的重要思考方向。而如果定位于这些年发展最快,同时也是最为便利的工具,手机则成为了智能家居最好的联姻对象。于是,智能手机与智能家居的控制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这样的技术融合,也将把智能家居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当中。

  无线技术渐现智能化优势

  当大家看到这个话题时,恐怕不少的朋友会认为是否与上面的内容相互重复。严格来说,智能家居的无线应用是必然包括手机应用的方面。但是,无线智能家居所带给我们的,则远远不止手机控制的引入那么肤浅又简单。

  这些年,无线智能家居正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效率在国内市场迅速展开,对比原有的有线工作方式,无线模式下的智能家居设备无论在功能的全面性上,操作的便捷度上,还是系统的扩容能力上,都显出了更多的优势。而面对这种不受线路束缚的工作状态,不但解决了施工上的一些复杂的困境,同时对于设备的维修与检测也能带来更高的效率。

  不过,不止是智能家居领域,任何的无线控制设备如今在稳定性上都是一快不让人放心的领域,而作为新兴的力量,智能家居无疑也是躲不开的。虽然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力量,但是智能家居领域的无线技术淘汰却也早已开始。因此,在稳定性、安全性的督促下,如何让无线智能家居发展的更稳定,显然也是各厂商不得不关注的又一重要话题。

  国产品牌将反抢本土市场

  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如果说到先进的电子设备,那么恐怕绝对十有八九想到的是欧美或者日系的产品。的确,在智能家居的市场初期,国际品牌几乎就是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主流。

  不过,近些年来,智能家居领域巨大利润日益显现的同时,国内厂商也已经开始发力这块肥厚的蛋糕。同时,前两年的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也给智能家居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瞬间扩大的市场需求也让不少的传统厂商始料不及。于是,更多的厂商也就在这个机会下“乘虚而入”了。

  对于当前的市场划分来说,虽然国际的知名品牌仍然占据着一些智能家居技术的核心领域,不过,一些智能家居的辅助技术,或者是“中国式”应用的领地已经被国内厂商所研发。尽管当前市场的划分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国内厂商对于市场的大面积进驻,以及蓄势待发的态势,让我们相信未来的国内厂商将会大有作为。

  低碳理念将会延续扩大

  这些年来,低碳的概念一直是智能家居发展上的大方向。随着国家对于环保的日益重视,以及当前生活资源价格的日益提升,低碳节能的绿色理念将会变得更加的重要。

  当前,智能家居也是当前增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而对于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更快的促进国家"三网融合"理念的快速实现。在这种新型模式的互动下,则可以实现对设备耗能的更智能控制,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的效率,实现对设备工作的合理规划。

  智能家居的那些烦心事儿

  系统集成进一步集中 行业标准或将削弱优势

  随着智能家居应用的发展与深入,越来越多消费者要求能整合控制更多智能控制系统,而不只是像以前停留在单一智能遥控控制时代,特别是随时IPHONE、IPAD等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大规模普及,希望能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控制所有智能控制系统,已经势在必行,因此,系统的集成也就成为智能家居系统兼容更多控制终端,实现设备的实质升级的重要方式。

  不过,行业标准的缺失却一直是困扰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大问题,而在这样的问题上也同样不会例外。虽然融合基础下的效率提升已经成为各个厂商公认的方式,但是基于利益以及客观现实等原因。这种融合在短时间之内恐怕还是很难达到的。因此,虽然集成的概念正在逐步的加强,但是在近一两年中,"单打独斗"的局面恐怕还是难以实现彻底的改变。

  智能家居价格难降

  一直以来,价格因素始终是困扰智能家居在民用市场普及的最主要因素。尤其随着经济危机的寒潮来袭,这种价格上的差异反而被更多的所拉大了。而降价这个概念在短时间之内似乎也变得遥遥无期。

  目前,智能家居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初期的产品虽然价格不贵,但是稳定性弱,而更加先进的产品稳定性强,但是价格却是很多用户所难以接受的。尤其在集成与智能化需求的要求下,与ipad等设备的链接日益增多,这样的设备配对没有高价和高技术几乎是很难完成的。因此,这也就造成了设备价格的居高不下。作为一个本就被大多数用户看为是"烧钱"的产品,便宜功能少的不值当,功能丰富的价格又过高,在如今市场需求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当一个控制开关就堪比一部智能手机时,这样的价格差异显然不是喊两句口号就可以弥合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智能家居迎来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但是从市场形势来看,智能家居的潜力并不如其它安防产业般理想,因此这样的技术发展动力也更显得弥足珍贵。而对于智能家居在203年的的表现,虽然经济危机的影响依然没有退去的意思,但是我们依然不可忽视其自身所创造的发展空间,它也是智能家居在未来前进的重要动力。当然,作为一个准备实现腾飞的产业,智能家居在未来要完成的东西却依然还有很多很多。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