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滨城公安:打造一流城市级“物联网智能安防平台”
2014/11/17 10:20   大众网      关键字:滨城,智能,服务平台      浏览量:
滨城区公安局按照“圈块格点”的布局模式,继去年实现城区社会面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向农村地区和重点部位延伸,年底实现农村和公交站点、学校、幼儿园等重点部位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平台智能化,拓展“天网”工程非结构模式应用。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城市级“物联网智能安防平台”。

    今年来,为更好的服务群众,按照省厅、市局“警务云”战略的总体部署,依托民生警务大篷车,山东滨城公安局警务工作人员已走访村居1478个(次),走访群众42800余人次,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97.796%。

民生警务大篷车 跑赢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滨城区公安局副局长张会英告诉大众网记者,民生警务大篷车在原有走访宣传、业务咨询的基础上,拓展了工作内容,现已集“电车打码、治安宣传、治安检查、走访恳谈、警情处理、户籍办理、为民服务”七项服务功能于一体。

记者来到黄河五路渤海十路一警务大篷车服务处看到,车内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二代身份证验证机、数码照相机、单警装备、电动车打码器等警用装备,车外安装了升降式监控探头、LED显示屏和宣传版,将报警求助、户籍办理、治安宣传、走访恳谈、电车打码、信息采集、治安管理、应急处突等业务功能搬上大篷车,实现了“一揽子”工程、“打包式”服务。每辆大篷车固定6名协勤队员,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记者了解到,大篷车实行“定位、定时、定人、定车、定岗、定责”六定工作机制,提前确定停驻时间及地点,向群众公布,方便有办事需求的群众提前准备,合理安排办理时间。每月至少巡回一次,群众可以到大篷车驻巡点就近办事,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提供服务。

滨城区公安局依托大篷车的便利的优势,进行“串门子、认亲戚、解疙瘩、送服务”活动,将大篷车可以开到村委大院、群众家门,可以停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民警走下大篷车,走进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询问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提供服务和帮助。今年来,已走访村居1478个(次),走访群众42800余人次,收集各类民生诉求869条,为群众解决困难263件,办理户籍等各项业务113件,电动车打码36000余辆。

“圈块格点”布局 打造全国一流“物联网智能安防平台”

滨城区公安局按照“圈块格点”的布局模式,继去年实现城区社会面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向农村地区和重点部位延伸,年底实现农村和公交站点、学校、幼儿园等重点部位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平台智能化,拓展“天网”工程非结构模式应用。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城市级“物联网智能安防平台”。在先期建成200个无线射频信息采集基站的基础上,今年再安装800个,免费为10万辆电动车安装射频芯片,有效破解电动车被盗案件高发的难题。试点建设智能安防小区,研发社区政务、智慧家居、智能楼宇、社区远程监控等智慧应用系统,建设覆盖整个辖区的安防云。

滨城公安局将基础信息采集作为筑基工程,摆在突出位置,采取超常措施,全方位融合,多渠道推进。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区基础信息采集及入库总量已达3.2亿条采集。信息采集主要依靠社区信息采集、大篷车信息采集、基层基础工作专业队采集三方面,信息采集加大社会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同时与其他政法机关、银行、电信、保险、劳动等单位沟通协调,开展跨部门信息共享协作,将各种社会信息拿来为我所用。并重视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新兴数据源,推动对相关数据的抓取、整理和应用,有力支撑情报研判工作。

视频侦查大队孙队长告诉记者,依托视频网络技术和模糊图像分析处理技术,把握案前防、案中盯、案后追三个环节,视频接力空中侦查与布控报警落地查缉有效衔接。即时发现、锁定、追踪嫌疑人、车、物,实时整合视频,精准打击犯罪。并成立物证检验鉴定中心,建设标准化DNA实验室和毒化实验室,落实公安部“一长四必”现场勘查机制。狠抓岗位实战练兵,干中练、用中学,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逐步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共享、人人用云”的信息化应用局面。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