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第四届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学术大会在南京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指导,紫金山实验室、嵩山实验室主办,以“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和标准体系”入选“2023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为契机,以“迎接网络韧性新时代——从附加安全向设计安全转型”为主题,举办主论坛、圆桌对话、主题分论坛、挑战赛等核心活动。两院院士、高校及科研院所学者、企事业骨干专家等百余位行业精英齐聚南京,现场探讨数字产业制造侧设计安全网络韧性转型新趋势,展示中国原创内生安全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成果。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也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十年来,在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引下,“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的“中国方案”成为国际共识。
“本次大会主题紧密结合当前国际数字产业和网络安全转型发展的重大趋势,聚焦网络韧性、内生安全、设计安全/默认安全、人工智能安全、信息物理系统融合安全等最新发展趋势、知识和创新理念,加快发展和推广应用我国原创的内生安全理论与拟态防御技术,引领国际网络韧性发展和范式转型。”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表示。
记者注意到,本届大会更加突出学术特色。“学术论坛应该回归学术本色,要突出学术对话,突出科学思辨。”邬江兴说。本次大会现场发布了内生安全理论研究成果新进展、“五色石”伙伴计划新进展,以及内生安全MCU芯片、B5G内生安全通信系统和内生安全多模态网络控制器等系列科研成果,发布系列蓝皮书。同时,举办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产业生态建设签约揭牌活动,助推内生安全技术从科研走向产业应用。大会主论坛上,邬江兴院士还向业界公开发布内生安全挑战性问题。通过这些形式,向社会和公众揭示国际前沿态势,彰显中国学派的创新引领。“也就是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总体要求下,探讨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求实扎实创新发展之路,推动网络安全和数字生态驱动范式转型时代潮流,突出学术性和思想理念引领。”
本次大会汇聚精英力量,邀请到国内16所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国内网络安全科技领域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及网络安全骨干企业的工程师现场研讨交流。此外,特别开设优秀学术论文交流论坛,从公开征集的论文中遴选出优秀论文,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多个细分领域的研讨交流,关注多学科交流、人才培养、青年学者学术创新、理论技术科普等多个方面,通过打造一个研讨、交流、宣传、展示数字生态安全原创理论和技术成果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内更多团队和力量,携起手,走出一条独具优势的数字中国建设新路径。”邬江兴补充道。
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届“强网”拟态防御国际精英挑战赛于11月20日至23日在南京举办。挑战赛通过国际化竞赛平台,对当前网络安全关注热点和内生安全技术成果进行开放式众测验证,大会和赛事通过互联网进行全球同步直播。
记者发现,挑战赛在传统互联网、车联网赛道基础上,增设了人工智能、云服务、低空经济网络安全等赛道。“新赛道有应景的成分。”邬江兴说,就人工智能而言,当前人工智能十分火爆,但存在内生安全缺陷,特别是有 “三不可” 问题,即结果不可解释、不可预判、不可推理,这是其与生俱来的缺陷。“和网络安全缺陷类似,若人工智能野蛮生长,可能重蹈网络空间安全覆辙,可能导致其向恶而非向善。”他举例,以人脸识别为例,在疫情期间大家都有体会,如果仅靠人工智能判断,可能出现严重错误,比如男人可能被识别成女人,自行车道标志可能变成机动车道标志等,仅靠大模型本身容易受人为或非人为干扰,得出不可靠结论。“通过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赛道,是要让大家意识到在追逐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安全风险。”
对于云服务赛道,邬江兴则表示,云概念提出已有十几年,云资源利用度高且有经济性等好处,但十几年来云服务一直未解决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问题。去年以来,国内外重大云平台安全事件频发,如 9 月份 CrowdStrike 公司事件导致 28 个国家、几十个行业瘫痪。“云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数字社会关键基础设施中的难题,常规的安全防护手段无法解决。此次挑战赛增加这个赛道,是要展示内生安全的云可以解决这一世界难题,中国已提出有效解决方法和技术措施。”邬江兴认为,这些新赛道兼具科普、警示和攻坚克难的性质。每个赛道设置都有其背景,云安全是世界难题,而人工智能热门但需警惕其两面性,呼应 “AI 向善” 这一总书记提出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重要概念,提醒人们别盲目追崇人工智能的神奇作用,也要重视其破坏作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