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打造交通智能体 联合生态伙伴支撑交通管理
2021/7/26 14:22   华为      关键字:华为 交通智能体 生态伙伴      浏览量:
为了更好解决缺少精准数据、智能化不足、流程有断点这三大挑战,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华为联合业界四大头部集成商,通过技术合作、资源整合,打通为交警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的强强联合,更好的服务客户。
  5月17日至18日,以“因聚而生有能有为”为主题的“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华为与现场近两万名生态伙伴一起,构建具有数字化转型特色的“供需关系”,携手跨越新数字鸿沟,迈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在18日下午召开的智慧交警媒体沟通会上,华为联合业界四大头部集成商代表,共同探讨智慧交管发展的新未来,更好助力平安中国建设。
  交管信息化数据利用率不足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交通现面临着人、车、路持续高速增长的现状,国家交管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部署要求也对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越来越高的管理要求和越来越复杂的管理环境,智慧交管成为出路之一,那么,在运行智慧交管过程中,又面临什么挑战呢?
  各位代表认为,智慧交管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三点,即:缺少精准数据、智能化不足、流程有断点,这也是制约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因素。
  说到这三个挑战,华为安平业务部智慧交警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慕云龙介绍,整个交管正处于信息化发展阶段,从IT走向DT,数据成为了关键。

  华为安平业务部智慧交警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慕云龙
  多年来,交管信息化建设了大量的系统,增加了很多设施设备,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数据真正有效的利用率不足10%。
  大量的数据没有用起来,制约它的核心发展是精准数据不足或者缺失。
  比如,在应用功能方面,原来更多是特定行为和特定场景,针对体系化的智能,包括源头溯源,根本性的问题是缺乏智能化体系的构建。
  服务应用的各种跨部门协同,过去是靠人来打通,衔接上的沟通都是针对固定场景、固定功能去设计,体系化联动跨部门跨警种,包括全范围协同应用的体系现在还是不够。
  打造交通智能体,支撑交通管理
  为了更好解决缺少精准数据、智能化不足、流程有断点这三大挑战,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华为联合业界四大头部集成商,通过技术合作、资源整合,打通为交警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的强强联合,更好的服务客户。
  而华为在其中的角色,就是通过技术解决这些难题。比如华为交管智能体,它的整体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全息感知部分的“最亮双眼”;智能认知、分析研判部分的“最强大脑”;应用生态百花齐放部分的“最快双手”。基于全息路网精准、全面的数据,支撑交通管理四大业务,即全域安全、精细治理、主动服务和新型警务。

  华为交管智能体
  强强联合,助力交管行业发展
  在迎接挑战,助力交管行业发展过程中,和其他政企合作一样,华为通过平台+生态来整合资源,应对挑战,更好服务交管客户。
  慕云龙表示:“华为公司联合众多合作伙伴这些年形成了多场景化的解决方案,现在还有很多没覆盖到的地方。未来,要真正做到全场景化的覆盖,就要和行业头部合作伙伴一起,给客户最终场景化的服务做到极致,助力交管行业破解痛点,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而对于交管行业集成商而言,与华为合作,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高新兴集团便是华为交警业务的全国优选集成商之一。作为一家技术立身的Top级集成公司,高新兴对交警业务的理解能力和参与程度都较深,不仅参与了交警的执法方案建设,同时还有超300个城市级的项目案例,具备覆盖全国的集成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
  高新兴集团执行副总裁、公共安全与智能交通事业群总裁傅洪涛表示,高新兴有丰富的交警业务经验和场景落地建设的能力,也具有很强的应用研发能力和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可以在集成领域与华为形成强大的合力,也可以依托华为强大的产品与市场能力,将高新兴在交警业务的经验、能力发挥得更出色、更全面。其中在产品融合上,华为的全息路口与高新兴在路口的高点AR实景相结合,可以实现事件的验证、路口数字化与高点实景的完美匹配。在业务融合上,高新兴的AR实景指挥平台将全息路口识别的交通事件进行事件信息流转、实景联动、事件处置,提升交通管理的处置效率以及形成交通管理的业务闭环,达到助力交警指挥调度的“最后一公里”。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公共安全与智能交通事业群总裁傅洪涛
  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开学也深有同感。其表示:“和华为合作可以说是优势互补,一方面,对项目投入研发力量后,公司做出了产品,华为为此做了研发体验产品平台,借助华为的市场能力和平台影响力,使产品很快就走向了全国,也增强了公司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根据华为对开发体系的要求,公司研发体系不断改进,管理效率得到了提高,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

  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开学
  智慧赋能,推动平安中国建设
  小到具体的事件处置、具体的业务预警,推进智能化、自动化;大到业务融合、智慧道路,做成网络式的、统一的、相对比较整体智能的系统……
  在现场沟通会上,大家提出了要使交管行业更长久的发展,需要通过AI、大数据、系统自动化等技术化手段,从单点智能走向全面智能,需要打破流程断点,实现全流程的端到端的管理。
  北京易华录公司资深副总裁王锐锋介绍,为了打破流程断点,易华录从2003年开始打造集成指挥平台(从现在看,当时的集成指挥平台就是现在大家所讲的交通大脑雏形),将近20年行业的细化深耕演变成现在的情指勤督宣维、人车查控、重点对象监管、AI非现场执法、停车大数据监管以及特勤安保等多种业务场景,建立一个能大幅提升业务流转效能的交管大脑。当下,进入智慧交警时代,则要打造“大数据技术+AI”的新型交通管理智能决策服务平台,全面拓展交管和交运数据融合创新应用,提升全域交通管理服务能力。基于光电磁分层混合存储技术,将海量交通数据进行有效存储,实现交通价值数据在光存储、电磁存储中的高效流转,在满足运算效率的同时,针对高价值视频、电子档案等数据实现更低成本、更环保、更安全的保存方式,有效存数方能更好用数。我们要为交管大脑构建强大的记忆能力,用数据思维突破智能交通创新发展瓶颈。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王锐锋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易华录将持续秉承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原则服务于指挥中心、路面交警,从交通驾驶舱的领导辅助决策,到通行效率(信控、停车、缓堵优化)、处置调度(指挥调度、勤务监管、特勤安保)、执法安全(人车查控、重点对象监管、AI智能非现场执法)、综合服务(运维平台、诱导信息等)等多重业务场景应用。从动、静结合,管、控结合,多方位解决城市交通病害,让群众出行更方便。
  青岛海信网络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吕涛则介绍,近期海信将推出更多新产品,助推交管行业发展。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吕涛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于场景化的智能指挥,从精准化前端感知,到后续的研判,再加上信号控制、诱导发布等智能化指挥手段。通过场景的分析、科学的预案,深入融合交管业务流程,确保各类场景下,都能够实现缓堵保畅、减量控大的目标。为此,海信积累了整个交管涉及的七大类70多种场景,针对各类场景会预设基本的指挥方案,固化指挥经验,快速解决问题。
  二是智能调优,用于缓解路口拥堵,海信推出的系统,是基于前端的精准数据感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推荐哪些区域、哪些路段、哪些路口需要做什么样的方案,精准定制一套方案自动下发,并能够实时监控信号优化效果,评价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持续不断的优化,解放人力的同时,确保方案持续有效,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结合华为云计算等技术,加上海信的创新技术及业务积累,助推新产品尽快落地。”
  华为的诸多亮点技术,也将紧紧围绕智慧交管建设。其中,全息路网利用机器视觉全息感知、边缘计算、高精定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车道级、个体级精准数据实时鲜活采集,融合多种感知技术,对安全态势、拥堵态势实时分析检测,是智慧交管的数据底座。
  与此同时,首创的创新解决方案——全光路口,解决了困扰交管行业多年的顽疾,即路口过街线缆的可靠性问题:基于全光路口,将30+线缆整合到一根光电复合缆上,并提供了供电和通讯的双重保护,当路口一个方向上线缆出现故障时,整个路口的红绿灯不受任何影响,大大提高了交通信号的可靠性。
  华为推出的AI超微光卡口摄像机,首次提出用算力换图像的思路,通过深度卷积网络模型实时优化图像质量,保证在夜间低照度和白天玻璃强反光场景,均可获得全彩色、干净无噪点的图像。配备智能环保灯,采用定向精准补光技术,有效截止远距离的光线(如远光灯),杜绝了光污染。
  从过去到未来,华为将根据变化的交通需求,和合作伙伴联手,以客户为中心,打通为交警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即从解决方案、交付到服务的端到端全流程,辅助交管部门打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

华为2021世界安防博览会更多内容可扫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