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增长?从上半年智能交通市场千万项目统计数据看行业
2022/11/14 14:21   ITS114      关键字:上半年 智能交通 千万项目 看行业      浏览量:
2022年上半年,智能交通千万项目市场(停车除外)规模为303.39亿,项目数量943个。那么2021年同期呢?2021年上半年能交通千万项目市场(停车除外)规模为248.36亿,项目数量889个。
  2022年上半年,智能交通千万项目市场(停车除外)规模为303.39亿,项目数量943个。那么2021年同期呢?2021年上半年能交通千万项目市场(停车除外)规模为248.36亿,项目数量889个。
  这么看起来,似乎整体市场还有增长,这和我们的感受并不一致。但我们将数据更为细化一下,就知道为什么了。
  1、城市智能交通滞涨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中,其中智慧交管+智慧运输+智能网联三者相加也不到127亿,项目数量699个,项目平均规模为1806万(统计口径为大于500万的项目);而2021年上半年,三者相加为120亿,项目数量640个,项目平均规模1864万。
  这两个数据对比下来,可见依赖于财政投入的城市智能交通市场,今年上半年基本上没有增长,而且平均项目投资规模也在下降,更重要的是,去年为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的智能网联市场规模和数量都在下降。
  2022年二季度,我国智慧交管千万项目数量为234个(统计口径为500万以上),市场规模39.71亿,同比增长减少12.13%,环比减少15.38%,
  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地方财政的紧张情况也仍将持续,即便疫情结束或者防控措施大幅调整放宽,财政紧张的情况也不会立刻得到缓解,市场恢复也会有延迟效应。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至暗时刻还没到,当然,也可能不会到至暗时刻。
  2、公路信息化投资剧增
  今年上半年,公路信息化千万项目市场规模177亿,项目数量244个,平均项目规模7258;而上年同期市场规模仅为129亿,项目数量249个,平均项目规模为5182万。同比、环比数据都很亮眼,去年下半年市场规模仅117亿,项目数量297个,平均项目规模仅为3923万。
  数据反应了什么?
  公路信息化市场依附于国省道、高速公路的改扩建、新建,而作为“铁公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板块,自去年底国务院提出基建“适度超前”之后,今年上半年的公路基建明显加快。交通运输部的消息,截至5月底,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新改建工程在建规模8.7万公里,在建项目超过2000个,总投资7.2万亿元,吸纳农民工就业超过400万人。1-5月份,全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349亿元,同比增长7.6%。
  如果按信息化投资占整个公路投资的5%计算,那么上半年公路信息化的总投资应该至少在500亿以上,但我们统计到的数据只有177多亿……当然,有不少项目还未完工,还没到信息化投资建设的阶段,同时,不少项目的机电、信息化投资是与路面、房建等打包在一起的,尤其是PPP项目,还不少。
  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不依赖与财政投资,投资来源相对多样化,依附于公路建设、运营之上的公路信息化市场,也就要比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停车除外)发展自由度要高一些;其次,公路信息化的平均项目投资也要远高于其智慧交管、智慧运输,只要是改扩建、新建公路的信息化投资,绝大多数都要过千万,即便是机电运维项目,上千万的项目也比比皆是;此外,公路信息化的业主、玩家,也要远比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要少很多,标准化要求较高(有准入门槛),项目越大,对玩家的资质要求也就更高,相对来说,低价竞争的情况也要更少。
  这几个特点,也就吸引了阿里、华为、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以及移动、电信、联通等电信集成企业的进入,像华为、联通都成立相应的智慧公路/交通“军团”事业部,华为、腾讯都将在明天的高速公路信息化展展示智慧公路操作系统(OS),海信将发布智慧高速“云脑”辅助决策解决方案,同时阿里华为腾讯百度中国信科等,都将在公路信息化展期间举办主题论坛,推介自己的公路信息化产品、方案。
  加上车路协同、智能驾驶(场景)将会以高速公路为主要的应用示范场景,未来几年的智慧公路市场一定会比较热闹,央企、交投/高速集团的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电信集成商以及其他上市公司、智能驾驶创企,都将在这市场强强碰撞。
  3、独领风骚的智慧停车
  可以从前文看到,ITS114未将智慧停车纳入到总的市场统计中去,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自前年开始,智慧停车市场出现了非常多的特许经营权项目,且占比越来越大,而特许经营权项目是以资源定价,而不是建设、运维服务来定价,统计口径完全不一样,因此ITS114将其单独统计。
  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智慧停车市场规模90亿(包括特许经营权项目,不含纯粹的路外停车项目,含路内外一体化项目),项目数量172个,而2021年同期仅33亿,项目数量也刚过百。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很多特许经营权项目的特许经营上缴费用并没有具体的金额,缴纳给发包方的计价方式是以每天每个车位来计费,而不是一次性买断,这种方式对双方都比较友好,但市场就更难统计了,这类项目在公开市场上无法统计。
  即便如此,从规模、数量来看,智慧停车市场的增长率都独领风骚,要知道2021年全年市场(可统计的)也不过123亿,项目数量也就290个。这大概是因为,停车项目不依赖与财政投资,不仅可以以特许经营权来获得收入,优化停车设施,还可以将停车资源打包,搭配其他新老基建项目的建设、运营(如道路新建、改扩建、智慧杆件、智慧交管等)一同发标,还有很多地方,将停车资源资本化,来申请发行停车专项债,而募集的停车专项债资金往往不局限用于停车设施本身。
  尽管资源所有方也是政府,但停车作为一个可经营的资源,可以作为委托第三方经营,现阶段还处于一个跑马圈地的阶段,热度很高,但预计两三年后,市场基本就会被瓜分完毕,就将进入到优化(并购、重组)阶段。
  4、其他
  今年上半年,智慧安防千万项目(800万以上)市场规模133亿,项目数量402个,平均项目规模3313;上年同期市场规模为132亿,项目数量388个,平均项目规模为3389万。可见,智慧安防市场和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的走势基本一致,滞涨,环比更是大幅降低。
  ITS114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我国城市智能交通(除停车)千万项目市场规模达57.13亿,环比减少16.82%,较2021年同期也减少2.97%,项目均值为1680.35万元。1亿以上的项目仅有3个,市场规模8.12亿,占比14.21%。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