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发生一辆公共汽车坠江事件。事件发生原因是一名乘客因坐过站后,与驾驶员发生争执互殴引发。
面对情绪激动的乘客,公交车司机究竟该如何处置?在公交车驾驶区的狭小区域,如何有效保护司机免受干扰?
“北京经验”给出了可供借鉴的答案。
作为国家首都、特大型城市,北京市交通设施和运力运量体系庞大。面对全市1100余条地面公交线路,2.3万辆公交车辆,76亿人次公共交通年客运量,北京市始终坚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思维和“精治、共治、法治”原则,坚持首善标准和“细致、精致、极致”作风,统筹推进公共交通安全各项工作,有效化解了影响首都公共交通安全的各种风险,为保证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界联动融合,紧抓公共交通安全工作体系建设
近年来,公共安全风险日益凸显,一些事故、案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为此,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工作,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始终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多次调研、指导,建机构、定机制、夯基础、抓防控,全力落实各项部署要求。
北京市建立了由北京市委政法委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安全防范工作机制;交通行业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全行业各单位分别成立相关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并印发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条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行业安全维稳应急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交通行业安全防范体系文件。
作为安保主力军,北京市公安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当好第一推手,多次到公交企业实地踏勘、会商研究,统筹推动落实。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以反恐法为指导,以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切实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通知》为支撑,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并组织交通、公安、财政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本市公共交通安保工作实施意见》,为加强首都交通安保工作提供了组织和政策保障。不仅如此,还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与市交通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公交集团等公交运营企业构建三级联动体系,加强高位协调,完善机制措施,实现一体运作、形成整体合力。
“我们通过建立协调联络机制,定期举行会商,共同研究、推进、解决制约公交安保工作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通过建立行业联动机制,共同开展隐患排查、督导检查、宣传发动、安防建设等工作,形成了有力的监管合力;通过建立联动响应机制,在一旦遇有外省区市公共交通重大安全事故时,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互通情况、紧急会商,举一反三,针对性研究改进防范措施。”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田运胜告诉记者。
结合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聚焦不同风险隐患,北京市建立了公共交通监测预警和工作协调机制,明确相应监测预警指标,细化预警标准,完善响应处置流程。公安、应急管理、交通等部门,坚持定期专题会商和重点时期每日会商信息研判机制,妥善处置突发案事件,及时化解矛盾。
“影响公交车司机安全驾驶涉嫌违法犯罪”“干扰正常驾驶危害大家的安全”“严禁干扰驾驶,确保行车安全”“辱骂、恐吓、殴打司机和争抢方向盘影响公交车安全,涉嫌违法犯罪”等4条标语,在公交车上广泛张贴或通过车载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温和却让人警醒。同时,北京市加强教育培训、鼓励见义勇为,积极营造风险共担、安全共治、平安共创的浓厚氛围。
严格安全监管,紧抓公共交通安全基础保障建设
前几年,北京市民不经意地发现,北京公交车上多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制服,随身携带小型消防灭火器,佩戴“安全巡逻”袖章,挂在脖子上的胸牌和制服上印有“乘务管理员”字样,不仅照顾老幼病残,还在乘客上车时做各类安全提示,不时在车厢里来回巡视。这就是北京公交乘务管理员。
“几年前,北京公交集团率先在政治核心区配备了首批公交乘务管理员,日后逐年配备增加。现在,全市已配备公交乘务管理员4.5万名,全市运营公交车辆已实现乘务管理员全覆盖,有效确保了车辆及乘客人身安全。”北京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针对司乘人员在运营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治安事件,目前公交方面总结制定了18条“怎么办”,其中第四条就规定了司乘人员在遭到乘客辱骂或殴打情况下的做法。北京市交通委与公安局联合印发的《首都公交地铁乘务管理员工作规范》,对乘务管理员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补充和细化,明确乘务管理员应主动防范各类危害公共安全和乘客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发现可疑人、可疑物;遇到突发事件,积极配合公安民警和司乘人员先期处置等。
“这旨在帮助一线职工明晰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办法,今后还将立足运营服务质量的提升,全力保障公交出行安全。”北京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长期乘坐1路公交车的乘客李大妈说:“因为有戴袖章的乘务管理员的存在,我们出行时心里很踏实,感到很安全。”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乘务管理员对乘客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北京市专门给其配备了适用岗位的装备器材,诸如灭火器、防割手套、甩棍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公交路网应配尽配和规范管理。
为完善公交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环境,全面推进公交车安装驾驶区隔离设施,北京公交集团出台公交驾驶区隔离设施企业标准。据了解,目前,具备驾驶舱隔离门车辆已占总运营车数70%以上,对受车辆结构限制而暂时不具备安装条件的老旧车型也正在抓紧研究具体改造方案。
一位公交司机介绍,一旦发生争执,有隔离功能的公交车驾驶室此时就会变成“保护层”,能够减少和避免乘客对司机的干扰,确保整车人的安全。
有了人防、物防的同时,北京市还大力加强技防——推进公交车安全防范新技术建设应用。
北京公交集团在所属车辆上安装1.4万套破玻器,在发生紧急事故或灾害时,驾驶员可通过开启控制开关在一秒内使触发器击碎应急窗玻璃以便逃生。所有公交车安装了视频监控、车载GPS系统,1.8万辆公交车安装了一键报警系统,在重点路线探索应用公交车客舱快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和多功能手持违禁品探测仪等。
规范处置流程,紧抓公共交通安全应急机制建设
针对地面公交运营路线长,沿线车站不具备安检条件的情况,北京市公安局立足快速反应、合成联动,逐步探索形成了车上、车下、空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应急处置机制。
田运胜告诉记者,在车上,司机、售票员与乘管人员进行区域防控,各负其责;在车下,属地警力和车上力量进行联动,便于遇有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联动响应,合力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在空中,依靠公交车技防系统,实现对运营车辆的远程监控管理,真正实现突发事件快速报警、扁平指挥。
针对当前抢夺方向盘、殴打驾驶员等影响驾乘安全的警情,北京市公安局制定出台相应的处置规范,并结合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出警、快速查证,规范执法、依法打击,有力震慑遏制了此类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还全力推进安全防范标准化建设。在制定出台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和省际客运行业的反恐防范工作规范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租赁等行业反恐防范标准化建设,构建‘防范全面、责任明确、重点突出、等级管理’的公共交通领域反恐防范体系,全力推进安全防范标准化建设。”北京市副市长杨斌介绍。
北京市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司乘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并组织关于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单兵式等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乘客安全”为中心的应急处置理念,以及“首都无小事,公交无小事”政治意识,不断强化首都公交人的责任意识,提升一线员工反恐防暴技能。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市共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4000余次,近8万人次参加,全员反恐防暴的敏感意识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