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江西贵溪滨江乡洪塘村合盘石童家村小组发生幼儿园班车侧翻坠入水塘事故,该7座面包车上载有17人,致11名儿童死亡。据悉,校车司机就是幼儿园长彭春娥。其为节省成本,只能让十几个孩子挤在一辆车上。目前,彭春娥已被控制。
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颁布生效刚刚半年多的时间,又一起令人震惊令人悲痛的“校车”事故。如果不是因为这家幼儿园事实上驾驶的是“黑校车”,如果不是行驶过程中身为幼儿园长又兼司机的驾驶人的处置不当,又如果不是因为严重超载......这起重大死亡事故或能避免。但现实中并没有太多的“后悔”和太多的“如果”,一个再一次发生的校车事故,足以让人警省,也再一次曝露校车安全的漏洞之多、弥补安全漏洞和校车短板的紧迫性。
相比于城市,农村校车显然处于容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透过近5年部分国内媒体披露的74宗学生上学车辆安全事故数据,通过分析发现,各年事故数量基本持平。在死亡人数中有74%是农村学生;伤残的农村学生占40%;49%的校车事故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50%在幼儿园。幼儿园并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有众多的私营个体幼儿园游离于安全监管之外,有众多的乡村孩子为了能上得了幼儿园而不得不“放弃”安全、或不得不明知不安全也要乘坐不安全的校车,由于农村幼儿园财力有限、政府扶持又远远不够,校车安全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也正是“校车安全制度”没有真正落实的表现。
按道理说,时下校车安全问题已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今年4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颁布生效,不仅中央有关方面对于校车安全给予和持续的关切,大量地方就如何落实校车安全也颁布颁发了诸多细化性举措。在这样一个对校车安全无比关注,对校车运输不安全因素“人人喊打”的情况下,竟然在江西贵溪滨江乡洪塘村个别幼儿园还能出现这样的重大校车事故,不能不说明一些教育工作者、学校管理方的极度麻木。如何避免校车事故频频发生?发展校车有哪些模式?值得大家深思。
校车不规范是重要诱因
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对校车的需求很大,具体体现在:在农村,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大量撤并校,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家长没空接送。一些地方通过建寄宿制学校解决这个问题。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不适宜住校,而且住校的学生放假回家也需要校车,但校车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很多校车干脆是私人运营,没有资质,更有甚者用农用三轮车、摩托车接送孩子,很多时候,人多车少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校车超载现象就非常严重。家长即担心,也很无奈,明知这样的车不安全,但是没有正规的校车,只能让孩子冒风险。正规校车缺乏,造成了“黑校车”泛滥,超载等违规行为,给孩子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政府责任落实是解决之道
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比如通过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加之,校车运营的利润较低,责任重大,更多的是公益服务性质,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吸引力不大。所以,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对于校车的发展,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积极推动校车工程的实施,为普及校车提供资源,并对日常运营实施严格监管。政府还应推动相关立法,一方面让校车在行驶中享有一定“特权”,尽可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为监管校车运营提供依据。
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把校车运营委托给客运公司;办校车不能是单纯的“慈善工程”,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校车安全该由哪个部门管,实践中,教育、公安、交通等各部门都沾边,可是责任没有明确界定,校车应该是政府配套的义务教育基础资源,教育部门在其中只能起到一个配合的作用。这个问题需要由政府牵头,由发改委、交通、教育等部门互相配合,共同解决。
目前,校车安全问题依旧刻不容缓,管理部门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是把校车放在一个什么位置来考虑的问题。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各项配套措施也应跟上,如此学生的生命健康才有保障。
相关专题:新学季 校园安防与校车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