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创造”腾飞
21世纪中期至今,经过前期的积累与推广,安防产品逐渐为国人熟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政府部门大力推动及"平安城市"、"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项目、活动的带动下,我国安防行业持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产业、企业、科技、市场以及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升,据中国安防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规划,2010年,安防企业达到了2万5千家左右,从业人员约120万人;行业总产值达到2300多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其中安防电子产品发展较快,年均增长25%左右。我国安防产品在国外中低端市场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以DVR为代表的部分安防产品更已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同时我国安防行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随着市场应用的不断扩展,产业内涵逐渐延伸放大,形成了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施工集成、报警运营、销售服务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实体防护、防盗报警、视频监控、防爆安检、出入口控制等系统领域全面发展。
同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众多学科技术在安防领域不断创新应用和发展,使安防行业实现了物理防范、电子防范、特征识别技术的结合运用,形成了具有安防独立行业特点的较为完整的开发、转化、应用技术体系。安防电子产品快速地向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高新科技特征的安防芯片、平台软件、中间件、大规模集成技术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应用;机械类产品也向着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全面升级。
此外,科学创新水平取得较快发展,安防电子产品从单一的模拟快速向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过渡,安防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概念被提出。同时安防与IT、家电、电信等行业的交融发展进一步加深,由此“大安防”的市场格局逐渐形成。
而蓝色星际、亚安、大华、海康威视等重点企业接连成功上市,标志着安防企业开始进入资本市场,开始有能力运用资本力量实现企业的加速扩展和产品技术的升级。市场也更加重视品牌与自有技术的价值,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开始进行自主研发,但可以预见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周期。
为中国制造正名
安防本身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但是,由于资金、技术、规模等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选择直接从国外购买关键元器件,配套其他所需的零配件进行组装。如此重复生产雷同的产品,导致生产企业专业化分工低,引发市场过度竞争,亦即价格战。另一方面,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进一步挫败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不理性的价格战加上不够完善的监管,直接导致我国安防市场上出现了一批质量低劣,或者直接假冒知名品牌的所谓“山寨”产品。
对此种现象,有专家分析道:“目前我国的产品制造在质量控制等方面还是落后,表现在很多厂家对其产品的生产要求、生产工艺等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在经过市场前一阶段的发展后,现已进入稳步前进期,各公司开始更加注重工业设计与外观设计。与此同时民众对安防产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最开始主要是政府等高端部门对安防有需求。目前虽然个人应用还比较少,但下一阶段将产生更大的需求,这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安防制造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以产品为中心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即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增值服务转变。种种制约虽由来已久,但想要新生就必须迎接阵痛。据蓝色星际市场人员认为:“安防市场要从单纯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服务和运营为主的阶段。安防企业要集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为一体,做技术领先的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当务之急是本土安防企业应该转变观念从制造企业提升到创造企业。先进的技术是第一位的,安防企业还应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只有作为生产制造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目前的安防制造业来说,除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树立品牌意识以及增强从业人员的素质之外,规范化亦是一个亟需正视的问题,亦即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IT品牌大肆拓展安防市场,同时许多渠道商也以合作的方式欲分得一杯羹。强势技术、渠道与资金的投入对中国安防制造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可对于本土的制造生产商,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失去人力成本的竞争力,不能再拼价格。要确定自身优势与区别性,力争向上游走,在借鉴与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创新,做到别人没有的。着手创立自主品牌,加大创新力度,打破曾经只有小公司的局面,慢慢建立起有知名度与认可的大公司,实现制造到创造的腾飞。
(来源:千家网)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