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一文读懂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
2024/3/14 09:42   智慧城市行业动态      关键字:2024 政府报告 人工智能      浏览量:
从去年的AI语言模型ChatGPT到今年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系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相继问世、更新迭代,人工智能的影响面越来越广,让所有人直观地感受到未来已来。为了抓紧这把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我国也在加紧布局。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新关键词引发热议——“人工智能+”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从去年的AI语言模型ChatGPT到今年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系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相继问世、更新迭代,人工智能的影响面越来越广,让所有人直观地感受到未来已来。为了抓紧这把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我国也在加紧布局。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新关键词引发热议——“人工智能+”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应该“+”什么、怎么“+”?国家开展这一行动释放哪些信号?一起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研发应用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时,肯定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特别提到“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谈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有何深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到里面,这不仅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也预示着我们的生活即将迎来更深层次的变革。“+”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来看专家的解读↓↓↓
  人工智能通常指的是由计算机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行为,这些系统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和算法来模拟人类的智能。而“人工智能+”则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础性、驱动性的技术力量,与制造、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从而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魏凯:人工智能强调技术本身,“人工智能+”更加强调的是跟行业、场景的融合,这是两者主要的区别。
  当下,“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战略提议,更是一个行动指南,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与国家产业的升级需求紧密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人工智能+”:
  AI+各行各业 各种应用场景
  通过专家的解读,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的“+”就是“各行各业+各种应用场景”,把人工智能有效应用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同时,“+”还可以让每个人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成为更有竞争力、能够开拓未来的新人类。
  去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14.4万亿元
  我国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赋能,为企业与个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专家解读:
  “人工智能+”应是化学反应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魏凯:这个融合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法,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化学反应,甚至是“核反应”。一方面这种先进生产力和行业结合,本身就能提高各行业的效率,同时这样的结合也会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专家告诉记者,从应用端看,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毫无疑问能够给生产力带来巨大飞跃,这是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从供给侧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活跃,产业体系完备,具备支撑全行业应用人工智能的良好基础。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魏凯:我们已经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前一段时间推动各个行业数字化,下一个阶段就是智能化。“人工智能+”在当前阶段恰到好处,这个时机非常好。
  义乌老板娘用AI做生意
  面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浪潮,来自浙江义乌的商户们积极拥抱新技术,而且还打造了全新的应用场景。前段时间,浙江义乌一个老板娘火出圈,在视频中她化身语言达人,熟练切换多国外语介绍自家生意。支持这门神奇本领的正是目前热议的前沿科技——人工智能。
  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人工智能+”行动背景下,如何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至实体经济,加速数字化转型,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不仅关乎技术创新,更触及经济结构的根本改变。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促进这一融合呢?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魏凯:要做好“人工智能+”的行动,很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具体的切入点,现在的探索已经非常广泛了。在生产端,企业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客户服务,还有营销等全流程的环节,将会被大模型重塑。比如在研发环节,很多企业已经把大模型技术用在了新材料的发现,比如风洞实验等这些场景中,极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