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为稳步推进大数据在交通领域创新应用提供了指引与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大力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为稳步推进大数据在交通领域创新应用提供了指引与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大力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深入推进大数据在智能交通的创新应用,有效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江苏省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加强交通运输大数据基础支撑能力,在顶层设计、基础能力、数据汇聚、资源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强化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整体发展合力,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大数据应用和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编制出台大数据应用指导性文件。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结合我省正在推进实施的交通强国试点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际,为更好地推进我省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编制出台了《江苏省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了总体思路、主要目标,提出了4个方面14项主要工作任务,指导推进行业大数据分析应用。
二是加强行业整体基础能力建设。开展省级交通运输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行业数据中心)建设工作,该系统主要从IT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两个层面开展整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及大数据示范应用、信息基础设施云平台(含
服务器、存储,以及相配套的数据库、网络、容灾备份、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数据治理和交换共享相关的标准规范等。目前,已完成IT基础设施平台的升级改造,现已按照此办法为厅机关和厅属单位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并完成原厅运管局机房信息系统迁移至厅数据中心的工作。
三是强化交通运输数据汇聚共享。编制了兼容部、省、厅三级要求的数据资源目录,实现从目录到数据的实时检索、共享、应用。按照“原表原字段”的数据汇聚原则从业务系统接入数据资源,截止目前已完成公路中心和港航中心全部数据资源,省厅90%与综合执法局60%数据资源的接入,共计2216张重点数据表,累计112.6亿条数据。今年上半年向交通运输部报送信用数据110.32万条,双公示约13.9万条;向省信用办报送信用数据35.66万条,双公示约16万条。
四是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结合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编制了《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交通云”数据中心云计算资源管理办法》,规范数据的申请、使用和服务管理,一是明确了列入江苏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目录(以下简称信息资源目录)和主数据目录的数据资源,通过省厅统一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实施管理。二是明确了厅内单位与外部单位开展数据交换工作,原则上由信息中心通过服务平台统一实施;三是信息中心应将获取的外部数据纳入信息资源目录统一管理。目前已上线数据共享服务接口286个,支撑了15家单位25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使用需求,累计共享数据资源289.6亿条。其中,按照江苏省政府数据资源共享责任清单要求,向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提供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接口35个,响应了30项政务数据资源共享需求。
五是加强政务数据中心管控。根据省政务办和大数据管理中心要求,通过相关制度文件明确,交通运输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应向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及厅数据中心申请资源,基于省政务云部署应用,原则上不得新增非涉密的网络、机房、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确需采购的网络安全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基础软件、系统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等关键产品和服务应根据省有关要求优先选择国产产品。
六是开展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题应用。为落实部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交通强国试点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江苏交通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制定了4个方面12项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专项行动,引导推进大数据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融合应用。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大数据在交通行业应用的典型案例,在推动科学决策、智慧出行、精准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发挥先行官作用,在支撑江苏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中发挥先行指引作用。
(一)探索大数据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量化支撑精细化、智能化综合交通规划。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交通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全方式全要素的数据融合应用,从不同角度细粒度还原交通现状、精准预测交通态势,形成一系列易理解、有结论、实用性和权威性较强的大数据分析成果,有效支撑综合交通运输决策管理与服务。
(二)开展交通出行大数据分析,促进出行服务创新应用。利用手令数据、客运联网售票数据、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以及铁路、民航售票数据,针对五一、端午节等节假日开展预测分析,为游客小长假出行提供出行指引;以数据衔接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依托移动互联网、车联网、云计算、AI等新技术,大力发展定制客运,满足了不同乘客个性化出行的需求;搭建城市级智慧停车大数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统一有效地合理分配城市现有的停车资源,实现停车智慧化、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效化。
(三)加快行业自动化运行监测,提升交通运输精准治理能力。研究数据聚类分析、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重点运营车辆的应用路径,以技术代替生产力,自动化分析和挖掘两客一危车辆、超限车辆、在营运小客车、非法营运车辆等重点运营车辆出行时空特征,实时监测、预警全路网全时空车辆行为,为治超精准执法提供依据,提升道路监测预警能力与执法处置效率,利用大数据深化“平安交通”建设;构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分析系统,分析交通特征、交通事件作用机理,研判公路交通网络运行态势、发展演变规律,形成公路交通预警与管控的成套技术和产品,解决高速公路拥堵难题。
(四)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实现智慧基础设施的网络化运营管理。开展大数据在桥梁健康监测、智慧城轨运维安全、基础设施质量管理的应用,提高桥梁、城轨等基础设施运行状态自感知、设备故障自诊断、智能养护水平,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状态实时跟踪、智能监测与科学评估。
ITS114选取了部分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应用案例,供行业参考。
大数据在交通运输规划中创新应用
通过交通行业数据、手机信令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多源数据的分析挖掘,形成了对人的行为精细化洞察能力,为交通规划精准施策提供了利器。
应用成效
1、利用多源数据测算全社会区域出行总量。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细分城镇人口、农村人口两类出行人群,然后利用两年的数据,测算全年的区域出行频次,再利用人口普查、行业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校核,测算全年出行频次。得出结论2018年,全省人均区域出行次数约为31次/年,城镇人口人均区域出行次数接近37次/年,农村人口人均区域出行次数约为9次/年,约为城镇人口的四分之一,面向2035年重在解决城市群城镇化密集地区高强度出行。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细分不同城市功能区分析交通生成占比,江苏两大都市圈(苏锡常、南京都市圈)出行量,占全江苏省出行量的59.5%,南京都市圈23.1%,苏锡常都市圈36.3%,区域交通发展,重点是围绕“1小时都市圈”建设,落实区域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2、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航空客运出行分析。
利用手机信令和航空票务数据,针对性的提取航空出行客流,得到江苏航空客运出行总体格局:江苏省航空出行约54.4%客流利用本省机场,其中禄口机场分担27.2%,只能做到半自给自足;而上海两大机场承担了江苏航空客运市场32%的份额,马太效应明显;在上海两场面临运力饱和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江苏提升航空出行保障能力。从各机场客流来源地、各城市航空出行机场选择来看。首先是禄口机场,在南京有交通规划决策913%的客流选择萧山机场,而杭州只有4%的人会选择南京机场,禄口机场区域辐射能力已拓展到安徽、浙江等省,但对比杭州萧山机场,竞争力仍有不足。
大数据在定制客运中的应用
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等行业主管部门的鼓励支持下,由江苏大运和全省客运企业主导,与同程旅游共同组建车巴达(苏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打造跨城道路客运一站式出行平台——巴士管家。明确全省定制客运试点企业统一接入巴士管家平台。2015年底,巴士管家将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客运模式相结合,上线定制客运1.0版本,逐步研发并应用了一套系统的定制客运解决方案。
应用成效
1、通过乘客出行线路、频次等出行轨迹在平台形成大数据沉淀,拆分出多种出行场景并提供场景化出行方案,如场景用车、聚合用车、多点接驳等多样化服务。
2、除运力侧提供车辆
监控、需求热力图以及库存监控等功能模块,保管车辆调度的及时高效。
3、服务体验决定了实载率和复购率。提供基于5级评价体系及24h客诉监控,为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和考核辅助,通过服务规范约束与数据监控做到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
大数据在两客一危精准监管中的应用
通过技术升级,创新融合现有重点营运车辆监控技术设备,新增高级辅助驾驶设备(ADAS)、驾驶员行为监控设备(DSM)和整车安全监管应用设备,共采集46项报警数据,通过相关管理需求分析,确定14项报警数据关联分析,将数据筛选、统计以实现驾驶员行为多维度智能采集与分析,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车联网大数据存储、分析平台,将原来技术对车的监控升级为对驾驶员和环境的监控,继而打造车辆安全驾驶行为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构建车人协同安全监测的云应用服务平台。
应用成效
1、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实现“两客一危”覆盖分别为2019年4.2万、2020年14万,目标2021年完成30万数据接入,企业覆盖数分别为2019年1500家、2020年6000家,目标2021年覆盖4万家。运输车辆及运输企业逐年攀升,通过平台上的驾驶员行为、车载数据、定位数据、货运数据、环境数据等能不断丰富安全管理数据维度,为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大数据发展建立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2、通过严重报警与处置数据对比显示,企业报警处理率提升,严重报警数下降,运输企业动态监控主体责任得到夯实;通过“双降”数据对比,2010年“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事故及死亡人数相较2019年下降了80%,死亡人数下降了77%。
3、行业技术标准已向全国16省推广应用,江苏、河北、广西、河南、海南、山西直接使用江苏标准;四川、重庆、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引用江苏标准。江苏省《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为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提供了“江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