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无线监控产品及应用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针对家庭和小型场所应用的以WIFI局域网为传输介质的无线监控,主要产品是带WIFl功能的IPC,这种应用代表了未来家用监控的一种趋势;另一种则是针对更为广阔的行业市场应用的以3G网络为传输介质的无线监控,这类监控以移动性、应急性监控为主要应用。不仅继承了固网监控的所有应用,而且拥有传统监控所不具备的部署便捷、移动性好、覆盖面广的优势。随着3G网络的逐步普及,这种监控应用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不久的将来,3G无线监控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监控应用。
目前3G无线监控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移动性、应急性监控方面的需求,借助3G无线监控部署便捷、工期短、移动性好的特点,可使采用传统监控方式无法监控或很难实现监控的场所实现快速监控。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目前的3G无线监控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车载监控、单兵监控为典型代表的移动性监控应用,这类监控强调监控的灵活性,在3G网络覆盖的区域,可随时随地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可灵活地调整监控目标。
第二类是以便携式无线监控为代表的突发事件应急部署、阶段性监控的监控应用,这类监控强调全面的功能以及简单快捷的布防、撤防。
第三类是针对、森林、山地、景区、河流或者偏远地带等有线传输网络和有线供电系统无法部署或者部署成本过高的区域监控,可通过部署无线监控来填补这些区域监控的空白。
一、车载无线监控
车载监控的典型应用包括各行业车辆监控,主要是公交车、客运车、警用车辆、消防车、金融行业的运钞车、出租车、保险行业的高档保险车、邮政部门邮政运输车、运输公司的长途运输以及大型企业物流监控、航道航标灯监控管理、船舶监控等,根据目前国内的市场需求情况,车载监控重点应用在三个领域:
1.公交、旅行车载监控
公交车内实现车载监控,有利于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解决公共汽车上的突出治安问题,同时也能实现公交中心及时指挥、调度车辆的出车、路线,提高运营能力和优化服务。
2.公安、交通车载监控
车载实时监控在公安和交通行业的应用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上述单位的灵活反应能力,通过无线将现场情况及时传回指挥中心,便于远程指挥和调度,降低危险性;极大地缩短反应时间,增强公安战斗力。
3.消防、水利、物资运输车载监控
在山区、海岸、岛屿等难于铺设有线网络、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车载监控可实现对异地消防、水利等事发现场的实时监控,便于远程指挥和调度,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减少人力投入及运营成本。
车载监控通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实时的图像抓拍和录像,并根据应用需求通过3G网络将实时的视频信息、报警信息及GPS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并同步进行录像存储与口放,从而实现移动监控和远程应急指挥。
(1)通过实时的监控图像浏览能够及时准确地分析、判断被监控对象发生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同时能够在移动指挥和监控指挥中心总部存储运程图像,便于以后备查取证。录像存储有计划录像、循环录像、报警录像等多种方式,并支持时间、地点、事件等多种录像检索及点播、拖放、快进、快退等多种录像回放方式。
(2)在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或危险情况时可进行报警和报警联动,进行图像抓拍,启动录像,同时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通过GPS信息迅速定位报警点,通过报警图像迅速掌握警情,从而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应急反应。
(3)通过行驶线路跟踪和全程监控,可更快捷地安排或者更改行车线路,可以有效缓解道路拥堵现象,进一步加强单位的车辆管理。
要实现高质量的车载监控,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移动环境下的稳定供电问题
由于车载监控设备需长时间运作,所以采用车载供电方式。根据调查,传统的车载硬盘录像机80%的故障是由于车载取电的电压波动过大,而造成设备工作不稳定乃至损坏,对于这样的问题,可采用先进的取电模块,实现车载设备的稳定供电。取电模块采用8-32V电压宽幅设计,将不稳定的车载供电经过滤波、整流、稳压后输出稳定的设备工作电压,并且针对点火时的瞬间高压进行过压保护,保障设备长时间稳定工作,可以极大地降低设备损坏的可能。
(2)图像传输问题
目前的3G网络尚存在带宽低和不稳定的问题;要实现清晰流畅的远程图像浏览,主要方法是采用高效的编码策略,在较低的码流上提供清晰、流畅的图像,降低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并针对网络不稳定的因素做针对性的优化。
现在车载监控都采用高效的H264视频处理技术,在低带宽下仍能提供清晰、流畅的图像质量,针对3G网络带宽低的问题,采用“双码流”策略,本地存储高清视频,保证录像文件的有效性,远程上传标清视频,保证传输的流畅性,并采用“带宽动态变化自适应”机制,使带宽利用率最大化。
(3)移动环境下的录像存储问题
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的颠簸和震动的情况,会造成设备损坏、录像丢失等,要实现可靠的录像存储就必须要解决车载设备的抗震问题。针对车载录像存储的问题,一般可采用25寸悬挂式硬盘设计,采用机械减震、电子减震和软件减震相结合的综合减震方案,可在长期颠簸环境下保障硬件及数据的安全。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