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电动车“闯红灯”的现象,各地城市交通治理的难题之一。机动车道的绿灯熄灭前几秒钟,是行人和电动车闯红灯集中“爆发期”。这个时期,往往机动车辆也“趁火打劫”,当绿灯接近尾声、快要变换成红灯的时候,他们加快速度冲过路口,当这个时候“闯红灯”时,发生事故概率也是非常高的。鉴于行人、电动车“闯红灯”现象屡禁不止,各地都采取许多措施坚持人防、物防和机防并重,但是治理成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既有管理不到位问题,更有群众不配合的诱因。
据此,福州警方专门启用“人脸识别”技术,对“闯红灯”行为进行抓拍,由过去交警“抓现行”,进行现场处罚,变为事后采取“人脸识别”法处置,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照片中人员的面部特征,并和数据库中的资料照片进行比对,查实交通违规者。
这种做法,看起来是治理城市交通问题创新之举,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处置交通违规者。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好的方面,通过公开曝光等形式,让群众在交通守法上产生敬畏感,明白“以身试法”后的违章,不仅丢“面子”,而且要罚“票子”。不足的方面,就是交通道路由“人控”变为“机控”,交警现场管控违规者的场面少了, “面对面”的阻止处置“镜头”没了。从某种程度上,对打牢交警作风建设的根基,不是一剂“强心针”,会助长“老好人”思想的蔓延滋生。
其实,这种靠“人像识别”法,查实交通违规者偶尔使用一下未尝不可,但它不是“长效药方”。一方面,它无疑增加了交警部门运行成本,要增加信息化设备的投入,须要安排专人处理这方面业务,天天对拍摄的镜头进行系统比对,等于制止交通违规者,有前台、后台两套班子在运作。从报道来看,福州交警通过媒体,一个月分三批曝光338名“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者,工作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人像识别准确率达不到100%,在接受采访时交警官员这样透露的。这无疑在落实交通违规者方面,带来了互相对质、互相博弈的问题,不利于警民关系的和谐相处。同时,公布照片和姓名,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泄露,并不妥当。从这种现象来看,事后确认违规者,不如现场直接查处。
由此来看,福州交警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方式,变换频道抓交通违规者,没有“懒政”思想,有点赞之处。但是在交通管制上,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执法合规不合规放在首位,要综合施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要放松对民众交通守法教育,不要忽视现场的直接管控处置,这样,方向对头,路子走对,城市交通顽疾会得到较好的根治。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