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横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许欢在2016年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提到智慧城市,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高科技”,甚至将智慧城市简单等同于高科技在城市的应用。12月1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许欢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就目前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同质化的程度比较高,大多是以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支撑城市智慧化建设,但技术本身并不能支撑整个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新技术,城市肯定智慧不了;但有了技术,这个城市不一定就智慧。”许博士进一步阐释两者的辩证关系,她认为定义一个城市是否智慧,并不在于这个城市是否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而是要取决于是否选择了适合这个城市发展的新技术。
“有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因为有原来的积累做铺垫,通过高端技术的运用是可以更好地实现城市功能;但是对于一些比较落后的城市,经济不够发达,也缺乏专业人才,这种情况下如果上马一些特别高大上的智慧化项目,不仅给城市经济带来很大负担,而且也未必能够真正实现惠民优政。”许博士强调,“技术和需求还是要匹配。”
在刚刚闭幕的2016年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上,许博士围绕她的项目研究报告“智慧城市迭代的逻辑、路径与可持续发展”发表了主题演讲,并与在场的博士后们进行了交流分享。谈及横琴这几年的飞速发展,许博士表示,横琴智慧城市建设的亮点在于很好地结合横琴的区位优势和城市特质,引入长隆集团这个世界级超大型综合主题旅游度假区,为横琴的智慧建设提供了充分产业支撑,形成产城融合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这是“设在横琴的一个庞大布局”,不仅大力发展了高端旅游业,而且带动商务会展、休闲购物等第三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的同时也聚集人才,为横琴打造智慧旅游、智慧商务等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发展空间。
“仅仅从这块儿来看,横琴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具有前瞻性。除了技术化的支撑之外,它会巧妙地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它的产业配套中来。”许博士评价说,“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智能化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创新产业模式,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升级和完善智能服务,进一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城市、产业、人之间有活力、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横琴,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案例进行研究。”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始于2010年,至今已有超过500个智慧城市试点市、县(区)。中国的智慧城市进入了一个迭代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城市更多地考虑内生性的发展需求、更好地规划长远发展目标、更实地建设城市管理运营的一体化平台以及由数据开放带来的技术、业务和数据的“三融合五跨越”。
许博士表示,从数据共享到数据开放再到数据融合,城市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将是迭代后的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发展路径。如果说产业是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那么数据就是升级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软件。政府数据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经济运行、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过去的这几年,智慧城市的建设硕果累累。便捷的公共服务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智慧城市带来的各种便利,与此同时,政府也通过这些先进技术实现了政府管理的优质高效。但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许博士指出,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规划缺乏顶层设计,“比较注重当下效益,注重大规模、大项目的上马,没有考虑后期的发展和可持续性。”她建议政府应该出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性指导意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迭代,形成有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有契合度高的产业支撑,有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有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有开放的共享公共平台,有不断演进的新兴技术,并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企业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动力和实践者,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支撑者和领跑者,专业培训机构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器。”许博士补充说,“我们需要将这四种人才集中起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术机构为支撑、培训机构为辅助的优势互补人才体系,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