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多屏显示器市场之前,我们先来说点题外话,显示器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你是个技术宅,你可能会说出一大堆显示器的名词,什么面板技术,诸如IPS,MVA以及TN等等,对于他们的区别,你也是非常的清楚,IPS具有广视角,MVA具有对比度优势,而TN液晶响应速度最快,显示器的核心是面板没错,但是这并不完整,从技术上来判定显示器的本质,有偏颇的地方,因为显示器说到头,是工作和娱乐的显示平台,其根本之处在于显示,因此将技术本质和应用本质结合来看,就更理解显示器的产品意义。
多年来,厂商一直在追求技术本质,分辨率的不断升级,色彩的不断优化,各种面板的创新,以至于加入触摸技术,无线技术,甚至给显示器植入系统,种种努力并内有让显示器市场欣欣向荣,相反在手机以及笔记本等设备的压力下,显示器市场并不景气,由于技术的差异化越来越小,如今很多厂商只能在显示器的外壳上做文章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无奈。
看看如今的显示器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价格一直是一把双刃剑,价格低了,产品卖得多,但是利润也不断的变小,当到了一个临界点时,厂商和经销商都成了“搬箱子”的人,徒劳的生产,销售,利润却很微薄,只要一不小心,囤货就能让人焦头烂额。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从显示器的应用本质去看,如今技术已经比较的成熟了,短时期OLED以及4K等技术还难以普及,所以主打应用牌,或许比价格战更加的明智。
这个应用打在哪?厂商的想法更不相同,有的厂商主打智能显示器,笔者不赞同这样的做法,之所以一开始就提出关于显示器本质的思考,不是为了故弄玄虚,因为显示器和手机不同,手机作为一个可携带的载体,其承担的作用很多,绝不是某些朋友认为的打电话而已,其具有信息获取,社交拓展,以及游戏娱乐等诸多作用,智能化能助力或者开启这些需求,但是显示器不是,智能化的显示器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比如触摸的功能,由于显示器屏幕较大,因此不可能抱在怀中,这就失去和平板竞争的资本,虽然现在很多系统都支持触摸,但是现实应用的话,触摸有什么作用?在大屏幕上划上几下只能带来一时的新鲜感,无实际的作用。那么内置系统呢?其不就是变种的一体机吗?一体机绝不符合未来设备分散化的趋势。
那么其他的应用市场呢?家用市场早就不是什么新市场了,DIY市场,时尚一族,价格敏感者,可以说普通家用市场早已细分,如今已经无法在做过于深入的开发。教育市场呢?这不是一个好主意,政府和和学校采购显示器一般采用招标的方式,各大厂商互相杀价格,最后只能是跑量了,赚钱很不容易。
工程市场,或者说专业市场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不是所有的厂商都具有这个实力,比如广电行业就经常用到专业显示器,也叫做监视器,其需要的技术含量较高,色彩还原度要求高,显示器的调节功能也也非常的多,其需要一个较为长久的投入期,不是所有厂商都能做的,其它专业细分市场也是一样,有的厂商可能连高级面板的来源都搞不定。
如此看来,就只剩下商务市场了,这也不是一个新市场,其开发的新爆点在哪呢?笔者认为是多屏市场。
什么是多屏市场?就是多屏显示平台,理解起来很简单,一个主机,多个显示器,这样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根据NEC曾经赞助的一个调查,用户使用三种不同配置的显示设备:单个18寸的显示器、单个24寸的显示器,两个20寸的显示器。然后,他们会完成一些常见的任务,比如编辑一份文档,又比如在电子表格中复制数据,结论非常的有趣:
1.同样的任务,用24寸显示器比用18寸显示器的速度提高了52%
2.用两个20寸显示器的速度比用单个18寸显示器提高了44%
3.当显示器尺寸提高到26寸的时候,工作效率开始下降。
由此可见多屏显示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是主观的臆断,其是有事实基础的,其实你可以问问身边在用多屏显示平台的朋友,相信他们都会给你一个类似的答案。
多屏显示平台,并不是专业人员的专属特权,由于液晶显示器的价格越来越便宜,所以采购多一个显示屏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是成本又可控,相信不管是公司老板还是用户自己,都会动心,目前市面上的显示都可以用来组建多屏显示平台,但是却没有哪一个厂商专门打出这张牌。
那么多屏显示器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呢,笔者认为需要21.5英寸和24英寸两个系列,产品设计要扎实,花哨的颜色和炫目的设计在这个市场并不是多么的实用,还会增加成本,相反24英寸的产品可以考虑加入屏幕升降旋转的功能,从而多屏应用带来更多可能,并且要采用窄边框的设计,尽量减少“拼缝”的宽度。24英寸的产品则是尽量要采用IPS面板,因为双屏难免会要在多角度下应用,广视角的效果比较适合这样的场合。
显示器市场如今技术创新不够,不如从应用的市场去挖掘,要打造这个“多屏系列”对于各个显示厂商都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难处在于让商务用户认可多屏办公的益处,因此多屏市场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