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智能交通为城市带来社会、经济双重价值
2012/8/9 9:22:00   国脉物联网      关键字:智能交通,安防,监控      浏览量:
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家,政策将直接驱动市场对视频、安防、监控、收费等设备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将达1820亿元。而据中国交通技术网统计,2011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项目数量达195项,比上年增长129%;千万级项目市场规模合计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赵冲久司长透露,从8月2日起,浙江省并入长三角高速公路ETC系统,泛长三角区域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试运行,安装ETC的车辆可在长三角及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的专用车道自由通行,这是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作为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透露,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已经在除新疆、西藏、吉林、宁夏、广西、海南之外的所有省份覆盖。据介绍,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可以解决收费站堵车问题,促进节能减排,ETC通道的通行率在一般情况下是人工收费通道的4~5倍,人工通道每小时能通过150~200辆车,而ETC通道可通过900辆左右,平均每辆车通过收费站的时间节省32秒。据科学测算,使用不停车收费相对于人工单车可以节约通行时间32秒/次,节约油耗0.03升,如果换算成行驶一万次,共节省燃油293升,减少碳排放量0.638吨。2011年,浙江省8万ETC用户共实现不停车收费900万车次,日均2.4万辆次,累计减少碳排放585吨,节省燃油消耗约27万升。另外,长三角区域实行联网不停车收费也顺应了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需要。

经济价值:信息资源开放催生千亿级产业

城市道路资源的不可扩展以及车辆越来越多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如果遇到了灾害天气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交通信息服务不可避免地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成为智能交通实现产业化的重点方向。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在7月31日的第三届智能运输大会上透露,《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已经提交至部长办公会,按照工作计划,该发展战略有望于今年8月印发,这将是国内第一部通过政府文件形式出台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该战略在鼓励产业发展方面,明确将创新模式,着力推进智能交通产业化,积极营造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与电信运营、广播电视、金融、气象等行业或部门的合作,支持和引导带动性强、集中度高的大企业以及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交通运输信息服务、运营管理和电子支付领域实现产业突破。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信息化管理处处长邹力表示,尽管智能交通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不高,且规模化应用不足。而相比技术上的差距,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更为滞后。王笑京介绍,目前智能交通应用相对成熟的是在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和车载导航方面,在其他方面,由于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大多数还在试用阶段。为此,该战略提出智能交通要在公路电子收费、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行监管、集装箱运输、公交车辆、营运车辆及船舶动态监管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和产业化,到2020年总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要达到这一目标,洪晓枫表示,将开放一部分地理信息资源与企业开展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内容加工和增值服务,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增强多层次服务供给能力;同时,要加快研究建立技术、应用和资本共同引领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模式。有分析指出,这将掀起企业参与智能交通的热情。

产业化突破的重点将在信息服务、交通电子支付等方面。信息服务包括交通的运营管理、海量数据的手机存储处理、交通管理软件的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交通电子支付则包括不停车收费、公交一卡通、停车场的收费以及交通信息服务的支付等方面。

[12 [3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