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前金融机构监控系统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前端图像的采集几乎全部采用传统的模拟摄像机,图像信号在内部经过了A/D转换、DSP处理和D/A转换等过程;摄像机输出的复合视频信号又通过DVS或DVR进行二次数字化,然后进行本地储存和网络化传输,同时又经过DVS或DVR的D/A转换后进行本地显示(通过BNC或者VGA输出)。以上过程存在着对图像分辨率制约与损伤的两个不利因素:一是图像分辨率受到信号采集格式及DSP芯片资源的限制,PAL/50模式下最高只能达到D1(720*576)或4CIF(704*576),在传输与显示环节上又受到了彩色视频制式和通道带宽的制约,实际分辨率难以突破400线;二是感光器件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经摄像机和DVS/DVR内部多次的A/D和D/A转换,同时又经过了多次的压缩/解压和处理,导致了原始图像受到了多次的损伤而造成最终图像还原质量下降。
由于模拟监控对图像的采集和显示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图像的最终显示质量与扫描同步状况密切相关,而模拟复合同步信号难以保证在传输和行场分离过程中不发生畸变,因此图像显示设备发生场扫描奇倡并行和行扫描时间交错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将导致图像显示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DVR/DVS对图像采集过程的反交错处理(D1),同样将导致动态图像清晰度受影响。
模拟监控图像分辨率较低,信息量小,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化后的图像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识别、分析)效果不佳,智能化应用效能将受到制约。
模拟摄像机难以在较大的视场范围内获取细节清晰的图像,更难以实现有实用意义的全景监控。正因为如此,金融柜员制监控为了采集清晰的场景细节必须采用一对一布局。视场范围较大的营业大厅和其他重要场所则必须安装多台摄像机以消除监控死角,这种以扩大系统规模来满足应用需求的方法,不仅会导致系统造价和维护成本偏高,而且增加了系统的集成和管理难度。
模拟监控方式对视频、音频、控制、报警等信号和电源的传输必须分别布线,不但材料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和维护投入多,而且难以实现多信号的统一传输,更难以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统一管理,系统集成层次不高。
三、影响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于金融机构的主要因素
鉴于传统模拟监控模式存在诸多的不足与弊病,近几年来安防监控在数字化、高清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潮流的推动下,数字高清监控系统(本文所提的数字高清监控是指实时图像符合720P、1080I和1080P标准或者动态分辨率更高的产品)正逐步地成为安防监控项目的首选方案,但是对于国内金融机构的安防监控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而言,如何让现存的安防监控系统向数字高清系统过渡,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各银行的安防系统都是以多级联网的模式进行管理运行的,如果某个营业网点用上了数字高清监控系统,势必牵涉到如何与上级网络管理平台兼容的问题,实现兼容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对上级监控中心的系统管理软硬件平台进行高清化升级改造,使主兼容标清和高清模式(目前有些厂家的软件平台已经可以兼容高清IPC和普通的DVR/DVS);二是上级监控中心实行双平台(原平台+高清平台)运行管理。由于金融机构各级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并不仅仅用于对监控系统的管理控制,同时还要实现对报警联网、异地守库、ATM对讲等系统的实时管理和控制,因此,管理平台进行数模兼容的升级改造还有更多的技术因素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如果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法,抛弃原有的监控模式全面实现高清化升级改造,这对任何一个银行系统来说,经费投入将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让所有辖区内的营业网点前端设备和各级监控中心在同一时期全部完成高清化改造将会造成原系统设备器材的巨大浪费。
金融机构对安防系统及产品的选型一贯是以技术的成熟性和产品的可靠性为基本原则的,目前数字化高清产品虽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并向多样化和系列化发展,但是高清IPC在低照度特性、信号时延、传输带宽要求、储存空间占用等等方面还有待改善,同时产品的标准化体系还没有建立,不同厂家的高清产品兼容性难以保障,这又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很多重要监控部位(现金柜台、各通道和出入口。ATM出钞口和正面客户图像.填钞区等等)均是小区域监控,模拟摄像机基本上能够满足要求。如果直接换成高清IPC,其高清的效果难以充分体现,对干ATM和其他自助机内置摄像机的兼容性问题也是高清化升级改造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