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地产商盖尔国际在韩国控股投资的一个城市项目已建设了12年,2016年将正式投入使用。它是韩国最大的私人地产项目,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赢利为目的的城市,其最大的卖点就是智能和绿色,也因此被媒体美其名曰为巨型iPhone。它的每个角落几乎都装有不断向中枢持续发送数据流的感应器。这样,各处的建筑情况、能源需求、道路和交通状况、室内外温度等数据都可以被采集和分析,而中枢系统就会根据需求随时作出调节,从而实现清洁和节能。这一切靠什么实现的呢?——“物体互联网”。
顾名思义,“物体互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更官方的叫法是物联网。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11月,我国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期大力发展物联网,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近几年,国土资源部门已开始探究这一新事物。像徐州在2009年就开始采用物联网、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等来建立矿产资源与矿区土地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地表数据和地下规划数据、现状数据的“一张图”管理,为矿产储量动态监测、土地塌陷分析、村庄搬迁分析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太原于2010年开始尝试用物联网来开发基本农田保护系统、地政和矿政管理等,将每块基本农田、每个私挖滥采点联网,从而实现全天候监控;深圳于2011年开通了土地监察数字平台,集违法判定智能化、监察过程透明化、应急反应快速化于一体,真正做到了“看得见、办得了、管得住”,而构建这一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物联网。
物联网之所以被国土资源部门提上议程,关键在于单靠传统的3S技术难以提高监测精确度、扩大监测覆盖面以及形成一体化的监管系统,而物联网凭借其强大的“感知”力恰恰可以弥补。
21世纪是信息世纪。国土资源管理要规范、要创新,定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1月中旬,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强调要积极推进物联网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探索建立智能化实时动态监测网络系统。
这一系统若能建成,它就可以仿若国土iphone一般,智能服务于国土资源的各项管理:便捷地采集各类用地情况,严格监管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验收,适时预测预警地质灾害,等等,从规划到利用,从测绘到地灾预警,从开发实施到实时监管,几乎一切利用活动都可在其严密监控之下。
然而,绘就的蓝图最终须靠行动来实现。目前,物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智能化升级,还需在物联网方面作出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