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历史上首次成功实行了实名制电子票证系统,这也是首次在世界性大赛中成功运用射频识别技术。作为北京奥运会电子票证系统的研制、设计及建设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706所获得了北京奥组委和有关方面的一致好评。该所所长吕英、副所长吴峰、项目技术负责人任强为记者讲述了电子票证背后的故事。
国际奥委会曾讨论是否使用这个系统
2006年,北京正在积极筹办2008年奥运会,有关方面开始了有关奥运会和残奥会实名制电子票证的研究论证。
当年夏季,针对在足球赛事中时有出现的聚众滋事、扰乱球场秩序等问题,德国世界杯组织方决定开闭幕式使用实名制RFID电子门票,以更好地维持球场秩序。
然而让人措手不及的是,德国世界杯开幕式前,短短1个小时内就有数万名观众涌进球场,因查验设备速度过慢,验票人员只得放弃,以抽检取代一一核对每个人身份的做法。最后,组织方不得不宣布放弃实名制电子门票。
此时,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剩下短短两年。一位欧洲某国际机构官员甚至好意劝道:“两年做出涵盖奥运史上场馆规模最大的安保科技系统,是不可能的。”原来有意参与奥运票证工作的有关国外公司也陆续宣布退出。
其实,在此前后国外几次大型世界赛事都曾尝试使用这一系统,但最终应用效果都差强人意。于是一些反对的声音陆续出现。在这种形势下,国际奥委会曾几次讨论是否使用这个系统。最终,经过长达两年的论证,出于安全的考虑催生了实名制电子票证系统。
至今,那一个个拦路虎仍然令人生畏
方向定下来了,但是摸着石头过河,使实名制电子票证查验系统的开发、应用仍面临众多难关。
最大的难关是快速查验、准确查验。比如,奥运会开幕式8万多观众需要在4个小时内入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5点半到6点半入场,也就是说,此时段内每分钟要查清近600人的身份和所持门票的真伪,这是曾经让很多主办方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
其次,时间紧迫。论证、细化方案用时两年,到2008年3月完成时,离奥运会召开只剩4个多月。而设备调试至少需留一个月,设备部署只剩下3个月——通常这一过程至少需1年。
三是短时间内要处理海量数据。每张电子门票都需对应持票人的照片、姓名、性别、国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等各种数据共47项之多。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共30多万人次观众、近10万人次演职工作人员,都要在票证系统上一一验证通过。同时,两奥会期间需要查验通行2000余万人次。
四是技术研制难关多、难度大。需要综合集成运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光学成像等技术,突破面向业务的软件功能重构技术、分布式结构软件设计技术、资源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性能优化技术、统一安全管理技术等五大瓶颈,解决大规模数据收集、核对、检验、比对、识别、应用、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此外,由于系统地域分布涉及北京、香港等七个赛区,而且许多场馆要求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这些都对电子票证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几个月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08年入夏,10个月的好运北京赛事,验证了这一实名制电子票证系统的成功与可行。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夜,该系统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50余名技术骨干夜以继日地安装调试,以航天人特有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一个月内完成了100多个场馆票证系统设备的建设部署。有关方面负责人这样评价:“你们在几个月内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关专题:
- 锟较撅拷小锟斤拷锟脚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脚斤拷系统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医锟斤拷锟斤拷锟杰硷拷锟较低筹拷锟斤拷锟斤拷锟�
- 锟斤拷锟斤拷锟剿癸拷锟斤拷锟斤拷应锟矫达拷锟铰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维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侥υ猴拷锟�2020十锟斤拷萍锟斤拷锟斤拷疲锟斤拷瞥锟絀T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2020锟斤拷锟斤拷锟皆猴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结化职业锟斤拷锟杰等硷拷锟较讹拷
- 5G锟缴撅拷锟洁岛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头锟斤拷
- 2020锟斤拷锟狡硷拷锟姐发展锟斤拷锟斤拷展锟斤拷
- 2020锟斤拷锟秸o拷锟斤拷锟捷碉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一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接凤拷票
- 2020锟斤拷锟斤拷通业十锟斤拷锟斤拷锟狡o拷AI锟接革拷知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知
- 锟斤拷通院锟斤拷2020锟疥工业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卮锟街憋拷锟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