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处国际领先地位
2006/7/25 16:25:00      本站编辑   关键字:      浏览量:
面部识别技术通过对面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识别,用于扑捉面部图像的两项技术是视频技术和热成像技术。

    面部识别技术通过对面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识别,用于扑捉面部图像的两项技术是视频技术和热成像技术。视频技术通过一个摄像头摄取面部的图像或者一系列图像,在面部被捕捉之后,一些核心特征点被记录,例如, 眼睛, 鼻子和嘴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被记录下来然后形成模板;热成像技术是通过分析由面部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产生的热线来勾画出面部图像,与视频摄像头不同,热成像技术并不需要在较好的光源条件下,因此即使在黑暗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清华大学研制成功大型人脸识别系统

    2005年1月18日,由清华大学电子系人脸识别课题组负责人苏光大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人脸识别系统》通过了由公安部主持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统将人脸识别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人像组合技术、模糊图像复原技术、视频图像采集与处理的硬件技术等综合集成为一个高效运行的实用人脸识别系统。

    该系统已拥有256万人脸识别数据库,识别速度已达到256万/秒。该系统具有单机四路活动人脸并行检测的能力,所实现的人脸检测速率达到90帧/秒,当人脸在水平±45º之间变化的时候,通过多部摄像机实现并行人脸检测,达到了接近水平±15º之间变化的高识别率。 该系统具有无线人脸的识别功能,应用手机拍摄人脸图像,通过无线传输,发送到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人脸识别,并把识别结果(包括人脸识别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和个人身份档案)发回手机,这项功能有助于公安部门移动办案;该系统具有文档资料和人脸图像混合的识别查询功能,这项功能有助于提高查找犯罪嫌疑人的准确率;该系统具有组合人像和模糊人像的识别查询功能,这项功能将使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具有更大的广泛性;该系统具有眼镜摘除的人脸识别功能,从而解决了眼镜识别的难题。 

    该系统使用6台服务器以集群计算机的工作模式运行,8部摄像机按4部一组,其视频图像送到并行图像采集卡和由DSP构成的硬件处理器,实现了超高速的人脸检测率。 

    该系统的核心技术具有多项发明专利,所提出的不同类别的多特征描述的人脸识别理论、基于最佳二维人脸的活动人脸检测与识别的理论、MMP-PCA 的人脸识别方法以及大型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法,都具有鲜明的创新特点。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设计大型人脸识别系统的能力,标志着我国具有单机多路活动人脸并行检测的能力,标志着我国在人脸识别理论与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该系统并在一些公安部门得到推广应用。

    国际人脸认证竞赛结果揭晓清华大学夺冠  

    利用人脸图像计算机识别系统进行身份认证,以代替传统的密码、证件等方式,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今年8月下旬,在英国剑桥举行的第17届模式识别国际会议(ICPR2O04)上,备受关注的国际人脸认证竞赛(FAT2004) 结果揭晓并颁奖,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丁晓青教授研究组以全部测试指标均获第一而获得人脸认证竞赛“全面性能最佳成就奖”。由于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投入了人脸识别研究工作,这次清华大学首次参赛并获此佳绩,是一件很不容易和令人鼓舞的事情,说明了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结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称赞,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ICPR是模式识别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会议。ICPR组织的人脸认证测试(FAT),是国际上公认的客观评价人脸识别最新技术研究状况的竞赛。今年的人脸认证测试难度相当大,测试项目涵盖了场景变化、光照变化、姿态变化、时间变化和设备变化等人脸识别中最困难的问题。测试共有三个评价项目,分别是基于手动眼睛定位的测试、基于自动眼睛定位的测试和在从未公开人脸图像库上的中立测试。参赛者包括来世界顶尖水平的研究单位,如来自美国计算机学科名列前茅的卡内基一梅隆大学等11个学术和商业机构,共有13个人脸识别算法参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丁晓青教授带领的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研究室首次参赛,其算法在全部三个评价指标上都以绝对领先优势 (错误率低于第二名50%)获得第一名。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研究室具有长期深厚的文字及图象识别研究基础,文字识别研究全面涵盖了多文种印刷体文档分析识别、联机手写汉字识别、脱机手写汉字识别和表格识别等领域。其简/繁体汉字、日文、韩文等文字识别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已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统一平台上的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阿拉伯文等多民族文字识别系统。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多次省部级奖励。目前研究扩展到人脸识别、笔迹鉴别、智能视频监控和视频分析等领域。丁晓青教授研究组一向注重把理论的进步,学科的前沿和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迅速将研究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可用于身份认证、视频监测及视频资料检索分析方面。目前,由于人脸认证技术具有方便、易于为人接受、不易伪造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新推出的第二代身份证上也嵌入了可机读的人脸图像信息。清华大学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研究室在人脸识别系统应用方面,先后开发了公安人脸查询系统、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和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受到用户的好评。今后将进一步推广应用,在国家信息化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人脸识别监控报警系统打造北京科技奥运 

    据报道,为落实「奥运科技(2008) 行动计划」,中国将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主攻6个方面,凸显科技奥运4大亮点,全力打造北京奥运的「科技」理念。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料呈现4大科技亮点:1. 2008年奥运期间,为了防止恐怖事件的发生,一项名为「人脸识别智能监控报警系统」的新技术将可能被适用。该系统可以识别未经登记授权限制进入场馆的危险人物,并向网络报警中心报警。 

    2. 奥运期间,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场所,都能接入宽频获取多种语言智能化的信息,点播、观看任何一场奥运比赛。目前,「奥运」在技术上已经成熟,按照规划,2007年全面进入测试阶段。 

    3. 奥运会期间,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奥运,并可以在旅行当中获取自己所处位置和周围的服务网点等信息。有关人士表示,到2008年,北京一定能够适用到3G手机。近日,在北京城区三环以内,中国移动已经悄无声无息的布上了3G手机网络。 

    4. 男运动员对气温最敏感,而女运动员对风速最敏感,2008年奥运会,气象部门将提供炎热指数和风冷指数,分别对男女运动员进行气象指导,同时提供3小时以内精细预报,分辨率将达到10米,预报具体到每个比赛场馆。 

    「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除了以上4大方面外,30多亿资金主要围绕6个方面包括:北京老城区保护、「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规划总则、王府井街进行第三次升级改造、重点交通建设、扩建首都机场及厕所建设。   

    上海率先启用“人脸识别”技术考勤系统 

    用钥匙开门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上海有一家公司就率先引用“人脸识别”技术。公司大门不认钥匙,只认人,同时还具备考勤功能。 

    吴先生就是这家公司的员工,以前每次上班都要排队打卡,现在只需站在大门前,这扇聪明的大门就会自动记录下他上下班的时间,并为他开门。而不是这家公司的员工则被拒之门外。采用这种“人脸钥匙”的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前公司会不定期对员工考勤情况进行抽查,这样的工作往往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整理时间,而现在只要在数据库中搜索,考勤情况一目了然。 

    据了解,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一般运用在公安系统和反恐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却不多见。科研人员就表示,其实这种技术是可以给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的。 

    科研人员还表示,目前各个国家都在研究,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日常生活中,未来的信用卡可能就只是一张脸。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