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虹膜识别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06/7/25 16:41:00      本站编辑   关键字:      浏览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由于证件或密码遗失而造成的损失非常惊人。在美国,由于证件的丢失或管理失误,每年就有上亿美元的福利款被冒领;全球知名的信用卡巨头Master Card公司估计每年约有4.5亿美元的信用卡诈骗案。

    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由于证件或密码遗失而造成的损失非常惊人。在美国,由于证件的丢失或管理失误,每年就有上亿美元的福利款被冒领;全球知名的信用卡巨头Master Card公司估计每年约有4.5亿美元的信用卡诈骗案。而因为密码被破解,则使移动通信每年至少损失10亿美元,单单自动取款机即ATM业务,其相关的诈骗案每年损失就不下3亿美元。

    这是因为,各种密码被破解的概率越来越高,因为通常由于记忆的原因,46%的人会选用自己或亲人的生日、家庭地址、电话号码作密码并长期使用,而这些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获取。

    比尔·盖茨曾做过这样的断言:生物识别技术,即利用人的生理特征,例如指纹、虹膜等来识别个人的身份,将成为未来几年IT产业的重要革新。盖茨这段言论的背后支撑是,越来越多的个人、消费者、公司乃至政府机关都承认,现有的基于智能卡、身份号和密码的身份识别系统是远远不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在未来提供解决方案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

    诚实的眼睛

    在所有的生物特征中,指纹相对稳定,但采集指纹不是非侵犯性的。面相特征具有很多优点,如主动性、非侵犯性和用户友好等,但面相会随年龄变化,而且容易被伪装。语音特征具有与面相特征相似的优点,也会随年龄、健康状况及环境等因素而变化,而且语音识别系统也比较容易被录音所欺骗、被伪造。虹膜特征识别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还具有上述其他生物特征所具有的一些优点,不过技术没有指纹成熟,而且造价较高。

    一般来说,人们可以通过三方面评价一种人体生物认证识别技术的好坏——安全性、实用性和公众能否接受。虹膜身份认证的可靠性高,虹膜认证的错误接受和错误拒绝率是最低的,虹膜在眼睛的内部,用外科手术很难改变其结构;由于瞳孔随光线的强弱变化,想用伪造的虹膜代替活的虹膜是不可能的。虹膜识别身份认证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386以上计算机CCD摄像机即可满足对硬件的需求。虹膜认证不让受试者有犯罪感或被调查的感觉,在不接触状态下摄取图像,对人身没有侵犯,因而容易被公众接受。

    虹膜是盘状的薄膜,位于眼球的前方。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眼睛虹膜是一模一样的,而且人的虹膜在一岁半之后不再变化。眼睛瞳孔周围的虹膜具有复杂的结构,能够成为独一无二的标识。组成一个虹膜的可变项达到260项,这使得虹膜的结构千奇百怪,几乎不可能重复。另外,虹膜的结构还不具有遗传性,一个人的左眼和右眼,甚至两个双胞胎的虹膜也不一样。 

    产业化进程

    目前,虹膜识别产业已经在国外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投身于虹膜识别技术的开发。

    美国Iriscan公司研制出的虹膜识别系统已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联合银行的三个营业部内试运行。储户两手空空地来办理银行业务,无需银行卡,更不需要输入烦恼的密码。他们在该取款机上取钱时,一台摄像机首先对用户的眼睛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图像转化成数字信息与数据库中的资料匹配,以鉴别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美国另一家公司设计的“虹膜通行证”已开始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道格拉斯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它使用最新眼睛虹膜识别技术来管理航空公司和机场职员进出的限制区域,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机场的身份检验工作,还可有效保障机场和乘客的安全。

    国内也有多家公司致力于虹膜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有些公司已经推出了相关产品,并积极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但是,相对于中国生物识别的市场规模,还没有任何公司获得市场的主导地位。现在的市场竞争还集中在案例和标准的竞争,哪家公司抢先开发出稳定可靠的虹膜识别产品,该公司就将占有市场先机。

    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的虹膜识别产业刚刚起步,与国外虹膜识别产业蓬勃兴旺的发展势头相比,还面临着比较艰难的市场形势,当前有一系列的突出问题需要解决。国内虹膜识别行业的发展障碍主要来自几个方面。其一是技术的不成熟,其二是市场的接受程度。

    技术依然是影响虹膜识别技术进一步应用的拦路虎。虽然就技术而言,很多公司都在开发虹膜识别产品,但虹膜识别产品的核心技术——虹膜识别算法和图像采集设备,绝大多数国内厂商都未掌握。个别厂商只能OEM国外供应商的成品或进口半成品进行组装,其终端客户产品的成本和功能构造的灵活性因此而大受局限。

    技术方面的不足还表现在国内虹膜行业薄弱的应用系统开发能力。除松下、OKI等日本厂商的产品以外,真正称得上面向终端用户的、稳定的、产品化的虹膜识别系统寥寥无几。当然,随着国内更多高水平厂商的加盟及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技术方面相对薄弱的状况会逐渐好起来。

    技术方面的先天不足还表现在目前市场上的许多公司进入虹膜识别领域的动机都非常简单,因为虹膜识别技术很热门,就一窝蜂地投向门槛比较低的应用,如考勤机等,希望通过恶性的价格竞争,与指纹识别系统夺取市场份额。因为虹膜识别系统的准确性高、但易用性低,并不适用低端的应用模式。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