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2006/5/23 14:50:00 本站编辑 关键字:
浏览量:
加强区域报警服务网络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整合治安防范资源,提升城市防控水
平,促进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济南市公安局通过加强城市区域报警服务网络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2003年9月中旬,济南市统计局对全市公众安全感进行抽样调查,认为“安全” 或“基本安全”占91.3%,认为社会治安状况“较好”或“很好”占91.4%。
|
|
|
加强区域报警服务网络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整合治安防范资源,提升城市防控水 平,促进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济南市公安局通过加强城市区域报警服务网络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2003年9月中旬,济南市统计局对全市公众安全感进行抽样调查,认为“安全” 或“基本安全”占91.3%,认为社会治安状况“较好”或“很好”占91.4%。
一、区域报警服务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技术防范概念,为建立一体化的新型城市防控体系提供了有 效的平台
技术防范在我国20余年的发展,历经了单体防御、系统防御和网络防御三个阶段。其中,借助现 代通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的区域报警服务网络,与传统技术防范相比,在对犯罪时空的压缩和预警信息的传递速度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为现代化城市防控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区域报警服务网络拓展了城市防控的时空,把重点要害部位、高发案地区以及易受侵害的目标纳入技术防范的控制范围,实行全方位、全天候防控。第二,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把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防御系统纳入城市犯罪预防一体化的总体布局,使技术防范的系统网络特性得到了有效体现。第三,区域报警网络的建立,促进了警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 既依托110报警救助体系对不法侵害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置,也广泛的利用社会安全服务资源提高了对违法犯罪的预警能力。
济南市公安局在城市防控体系建设中,逐步提升其在犯罪预防中的独特作用, 初步形成了以110 为龙头,以“一区两网九卡”为总体布局的城市治安防控体系。“两网”,以GPS卫星定位系统和CAS地面定位系统为依托的移动目标报警服务网络和以防盗防劫报警网络为依托的固定目标报警服务网络。目前全市直接接入区域报警服务网络的移动用户超过5000个,固定用户超过4000个,加上间接接入的大型商场、居民小区、内部单位等二级中心用户,享有区域报警服务的用户已突破3万个。 “一区”,即警区化治安巡逻防控机制。以提高社会动态防控能力为目标, 按照行政区划在市区设定5大警区, 每个警区划分8个巡区,每个巡区配备一辆巡逻汽车,按照“在巡逻中出警,在出警中巡逻”的原则,在市区主要道路开展昼夜巡逻,目前已有40个巡区投入运行。“九卡”,即城市治安卡口体系。 在城市九大道路出入口设立了交警、防暴、治安多警种参与,集交通检查、治安堵截、缉查盘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警务工作站,实现对城市出入口的有效控制。“一区两网九卡”的总体布局,将区域报警服务网络置于城市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框架下,改变了城市防控体系的系统构成,由人防为主向人技结合转变,提高了城市防控的科技含量和社会含量。
区域报警系统经过不断发展,在犯罪预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97年以来,全市联网的重点要害部位没有发生恶性盗抢案件;仅2002年就有效制止针对入网用户实施的恶性盗窃、抢劫案件10起,提供线索破获重大刑事案件13起,全市16类重点要害部位和103个居民小区、 单位宿舍实现了可防性案件的零发案,显示出了区域报警服务网络在城市犯罪预防中的独特效果。
二、社会化的报警服务模式,是新时期城市防控的最佳人技结合形式,是促进各种防范资源有机 整合的有效手段
目前,区域报警在我国存在三种主要模式:一是110模式,二是保安公司模式, 三是社会公司模 式。从性质上讲,110报警服务体系是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的无偿救助服务方式, 后两种模式是以特定用户为服务对象的有偿救助服务方式,区域报警有偿服务的特点决定了保安公司和社会公司的发展优势。从运行机制看,110模式是拨打110号码求救的被动救助服务模式;后两种模式则以主动控制为主,为入网用户提供预警服务。实践证明,后两种模式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而且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和社会资源开辟了新的犯罪预防领域,对加强城市防控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我国警察人均数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3,警力绝对数量不足。从110接处警的实际情况来看,90%以上的出警涉及的是社会救助行为,针对刑事、治安等案件进行的出警救助仅占很少的部分。由于国情所限,以上两种状况短时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因此,在警务资源之外,大力扶助培育社会化的区域报警服务网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潜力的一种方式。2001年,我们借鉴国际惯例和国内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在市中、历下两个分局开展了区域报警服务市场化运作试点工作。由保安公司和专业报警公司对区域报警网络的建管用实行一体化管理,并负责核实警情真伪。 核实后的警情由110处置,这项改革使警察对区域报警系统的误出警大量减少,出警准确率大大上升。据2001-2002年统计,警方对区域报警系统的出警准确率上升到95%以上,有效提高了警务效能。
区域报警服务网络的介入,在改变城市防控体系构成的同时又促进了警务资源、社会资源、科技 资源的有机整合。一是促进了警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从济南市区域报警服务网络的发展实践来看,现代区域报警从系统建设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报警公司与用户之间的两极关系。在这个系统中至少存在“四极”,即公安机关、保险公司、用户、报警服务公司。其中,公安机关通过宏观指导和处警支持,提高警务效能和社会安定系数。报警服务公司和保险公司通过经营与安全服务以及风险赔付,在为用户提供安全的同时又获得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入网用户则通过资金投入获得安全服务,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多赢关系。二是促进了不同社会资源之间的整合。目前,安全防范基础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单位中心,小区物业管理和安全服务一体化中心, 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管理力量并存。报警服务作为单一的安全服务网络,如果与这些形式的管理服务网络结合,不仅可扩大自身的服 务领域还可有效的提高上述管理中心的服务效能。
三、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区域报警网络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济南市的经验来看,区域报警服务网络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 素,即系统发展的方向、系统建设的规范及其规模。
非政府运营是报警服务的发展方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政府或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的区域 报警网络产出的只是单一的社会效益。由于这种方式缺乏良性循环能力,造成后续投资不足,给系统的持续运行和发展产生很大制约。而专业报警服务公司建立的区域报警网络在产出安全效益的同时产出经济效益,与传统的区域报警网络相比具备更好的良性循环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报警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营行为,报警服务应当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而不是由政府直接参与运作。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建立行业准入制度、规范服务制度、风险赔付制度等,对区域报警系统的建设及发展进行必要地宏观调控指导,并在警务资源以外更好地利用社会和科技资源,将区域报警网络建设导入“投入-产出-再投入-再产出”良性循环的轨道。
系统的规范性是决定区域报警系统发挥作用优劣的重要基础。保证系统建设的规范性,一般要做 到三个统一:一是技术标准的统一,二是选择产品的统一,三是设计规范的统一。从实用性和前瞻性角度看,要做到三个统一,需在实践中采用主流标准,主流技术和主流产品。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建设的规范。在济南市区域报警建设中,在国标、行标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始终坚持了这样一个原则,制定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设备选型原则,使全市区域网络建设始终保证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并在技术上具备了良好的兼容能力,为以后的网络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系统建设规模是目前制约区域报警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系统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能力,而且决定系统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和社会防范能力的强弱。对于报警服务公司从经济效益看,一个固定报警系统损益点公共用户一般不低于400个,个人用户不低于600个;移动系统用户一般在2000-5000左右。要创造好的效益,应当从这个底线控制报警服务公司的数量,而不是盲目扩大公司数额。这对于保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从城市安全角度看,在区域报警网络建设中应尽可能的扩大入网用户,这样才能在扩大社会影响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报警系统的作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我国目前城市情况看,我国个人用户对报警服务的需求, 在未来5年内不会超过城市居民总户数的15%(目前发达国家大体在30%)。因此大量的用户仍然是企业、事业、机关、商场,而移动目标的防护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停车位的严重不足,对报警服务的需要将有一个相对快速增长的过程。因此在现代城市中区域报警网络用户发展应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要部门场所和可防性案件高发的公共场所部位为主要发展对象,同时有计划的向个人用户和其它方向发展,同时从导向上刺激社会对安全防范的需求,这对于提高整个城市的安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