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年。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章、技术标准等密集发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年。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章、技术标准等密集发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日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1-2022年我国网络安全产融合作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资本加速为网络安全发展赋能,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体来看,网络安全领域产融合作的良性互促局面逐渐形成。
具体来看,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产融合作热度持续提升。网络安全领域非上市投融资事件共128起,披露金额超147亿元,相较2020年同期,投融资事件数量增长超1倍,投融资金额增长约2倍。
从融资金额来看,超三成事件融资额超过1亿元,约两成事件融资额超过2亿元,超亿元融资事件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92%。从细分赛道来看,数据安全、工程安全、云安全等领域受关注度较高。从融资阶段来看,中后期项目占总融资事件的39.8%,所占比例略低于早期项目的42.2%。进行战略投资的事件数量远超上年同期水平,资本更加看好行业未来的整体发展。从地区分布来看,2021年以来,北京、广东、上海持续发挥在互联网、平台软件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优势,稳居网络安全企业创新和投融资活动的“高地”,京沪穗三地投融资事件数量占比达到82.8%。优质安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但上市企业市值呈现震荡下行。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络安全上市企业总市值达到4742.1亿元,下跌幅度为6.4%,上市企业数量由24家增长至25家。
《报告》指出,随着国家层面对于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网络安全保险有望迎来超百亿元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已迈入初步探索阶段,保费规模突破7080万元,较上年增长3.2倍以上。此外,网络安全服务模式越发获得市场认可。随着网络攻击的增多,企业将提高对网络安全风险的重视,并看重网络安全服务的持续性。网络安全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将从单一的软硬件产品销售向安全服务逐步转移,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向服务化转型的进程会进一步加快。
展望2022年,《报告》认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正面临“国家网安关键基础设施步入高速建设期”“国家对数据安全管理进入法治规范期”“国家资本市场进入深化改革期”三期并存的机遇,产融双方应紧抓发展机遇,进一步构建“创新”与“整合”并存的产业生态,建立特色化、多层次的产融对接服务机制,优化资本网络安全市场布局,促进产业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打造互惠互利的新发展格局。
为此,《报告》建议,优化资本网络安全市场布局,形成包含早期项目、中后期项目、上市公司平台、产业整合者的全阶段产业布局。建立特色化、多层次的产融对接服务机制,组织技术展示会、潜在客户研讨会等多种对接活动;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挖掘、遴选和推广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推广性的网络安全项目。此外,构建“创新”与“整合”并存的产业生态,鼓励已上市的或已具备上市能力的网络安全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工具,整合具有特色的创新型企业,利用创新型企业的差异化创新能力,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有效发挥各自优势,为构建良好产业生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