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普陀区的时尚新地标、被誉为“空中花园”的“天安千树”开业,独特造型吸引了大量摄影发烧友和网红潮人争相打卡。
但对于一河之隔的中远两湾城小区居民来说,“天安千树”的人气爆棚却并不都是好事——自从商场上个月开业,不时有无人机在空中航拍,最多的时候有十几架扎堆飞行,而且飞行高度与一些高层住户的窗口几乎持平,这令大家深感不安。一方面担心自家变成“景点”,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另一方面,无人机“炸机”(操作不当坠落)事件时有发生,公共安全面临威胁。
居民们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有网友指出,同一区域这么多无人机升空,操作者也不都是专业人员,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不小,无人机螺旋桨边缘锋利,而且自重不轻,砸在头上绝对是惨剧。在侵犯隐私方面,此前就有过网红“大衣哥”朱之文被人偷偷用无人机航拍直播的先例。目前,世界上已有部分国家出台专门法律,阻止人们使用无人机在私人场所拍摄别人的照片或录像。
这一切,都给上海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考——随着民用无人机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在城市空域的大量使用,不管是保护隐私还是保障安全,现有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手段是否够用?
据了解,从国家立法层面,目前《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仍在制定之中,对于无人机的管理,还缺少细化条款。在上海,2020年,市公安局等9部门曾联合发布《加强本市民用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通告》。按照规定,初次购买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必须登录中国民用航空局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进行实名制登记。同时还必须登录上海警方开发的“智能无人机管理服务系统”,注册无人机品牌、型号、飞控序列号等信息,每次放飞无人机前,也必须通过该系统报备飞行具体时间、区域、高度,系统会自动判断此次报备是否处于管控区域,报备的飞行计划被系统接受才视为可正常施飞。
但事实上,这种报备管理只是最基础的管理,其中规定的管控区域,也是一些传统的敏感区域和重点场所,并未涉及对公民个人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的考量。比如,同一区域内无人机应该保持怎样的飞行密度,人口密集的居民聚居区域可否施飞,与建筑、树木、高空电线等应当保持什么样的安全距离,因产品质量或操作不当引发“炸机”事故,危及他人安全,责任如何划定,无人机拍摄画面涉及他人隐私应当如何处理等等,都缺少明确答案。
而从管理主体来看,目前也没有针对无人机的专业管理队伍,主要职责是由公安部门承担。由于无人机飞行高度高,又是远程遥控,要第一时间定位操控者并不容易。目前,上海警方只有部分分局配备了可以反制无人机、令其自动迫降的设备,一旦碰到突发状况,很可能望天兴叹,鞭长莫及。
这些年,在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和运营应用领域,中国一直有着先发优势。上海作为一座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对无人机管理肯定不能简单化“一刀切”,而是应当探索通过更加制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手段,确保使用和安全之间的平衡。
比如,上海正在打造的城市“一网统管”系统中,是否可以研发无人机远程管理模块,对每一架运行的无人机进行编号和远程监控。一旦无人机启动,安装其上的智能模块会定时向监控平台发送坐标数据,包括高度、速度、轨迹等,管理部门可实时对天上的无人机进行监控。同时,设定禁飞区域报警机制,一旦无人机违规,系统会自动返航并报警,管理部门接警后也可以及时通知执法部门到场取证、查处。
这不仅是为了破解一时一地的城市管理难题,更是为了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探寻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