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AI产业强过发达国家?近日,财新智库和《比较》编辑室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该报告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许成钢和武汉大学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主任崔晓晖团队共同完成
中国的AI产业强过发达国家?近日,财新智库和《比较》编辑室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该报告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许成钢和武汉大学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主任崔晓晖团队共同完成。
报告显示,中国对AI初创企业的总投资额从2014年起急剧加速,位居全球第二。而中国对AI初创企业的早期投资额则大幅领先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晚期股权投资交易的数量虽落后于美国,但仍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该报告围绕几个方面来展开,一是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数量和融资情况,二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量和召开会议的次数,三是技术方面开源软件应用的领域。在这几个方面,中国均有突出表现。此外中国AI产业现阶段的实力和水平可以进一步凸显这种领先的情况,并且在某些方面可能超出了人们对中国AI产业的常规认知。
那么作为AI产业中的后来者,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而这种领先如何作用于实际情况,未来又能达到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一、中国AI产业在多个维度领先,背后有哪些因素?
中国除了对AI初创企业的总投资额和早期投资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在期刊出版物的论文发表量上也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12年起就超过了美国,位居全球第一。
许多巨头之所以喜欢投资AI初创企业,是因为初创企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以后会慢慢做大,届时巨头们更容易与之合作,并且与初创公司共享技术和用户。而当AI初创企业一点点变得成熟,巨头还可能会收购它们,这比自己创立人工智能公司要保险得多,既节省了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也不用付出太多的机会成本。
反观中国,本来入局时间就晚,所以企业想要深耕,投资是最好的方法,又由于上述原因,故而AI初创企业种子期的投资势头火热,导致了当前的局面。
2019年,调研机构CB Insights发布了关于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的报告,在32家估值高达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中国占了10家,其中包括主攻面部识别技术的旷视科技与商汤科技,还有研发AI芯片的寒武纪科技等。
人工智能如今已成为人尽皆知的概念,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人工智能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随着核心算法的突破、计算能力的飞速提升和海量互联网数据的支撑,人工智能终于迎来了质的飞跃,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各国已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赛场,纷纷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以期占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高点。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入局AI领域并不算早,然而对中国来说,人工智能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应对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此中国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在各方面都尽力追赶。
在AI的专利方面,中国的专利数量高于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最多的国家。而专利技术的类型集中在数据处理系统、数字信息传输等领域。从数量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从发展潜力来看,中国的AI产业前途广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2020年,AI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市场规模超出1500亿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将有重大突破,核心技术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
当然,只凭企业数量的多少和市场未来的潜力不足以证明中国AI产业的强大,还要看具体的技术实力。
在IDC近日发布的《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中,美国国家计算力指数排名第一,中国国家计算力指数排名第二,但各项指标增速均高于美国。中国和美国是AI算力支出占总算力支出最高的两个国家,占比均高于10%,尤其是中国,以14.1%的占比领跑所有样本国家,从2015年~2019年,有大约一半的AI计算市场支出增长来自中国。
随着数据的激增和算法的日益复杂,算力将成为决定人工智能发展上限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国在算力上拥有这样的技术实力,能够领先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由于中国认识到了AI产业的重要性,在政策方面不断释放红利,出台新举措,引导企业加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良好的环境促使更多市场资源参与到人工智能的创业创新中,而这些成果又为定制下一个更宏伟的目标提供了充分的依靠。长此以往自然形成了良性循环,并且爆发出1+1 >2的效果。
从科技层面来看,中国在5G网络、算力、物联网等方面都拥有独特的优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优势也将会逐渐扩大,有效支撑中国AI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资本方面,人工智能赛道中可以看到中国各大主流投资机构和巨头的身影,红杉资本、创新工场、BAT、联想等均在其中。资本的活跃给了AI产业极大的发展机会,增强了中国AI产业的整体实力。而中国的AI企业也极受追捧,即使在资本寒冬时期,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中国AI企业依然是“明星项目”。
可以看到在许多维度,中国的AI产业都愈发强大。比我们常规认知中的中国AI产业发展更为迅速,取得的成就更多,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领先于发达国家。那么这种领先意味着什么?中国下一个阶段在AI产业方面又将达到怎样的目标呢?
二、中国AI产业领先意义重大,未来的“强势”可以预见
从整体来看,中国的AI产业发展是有计划的。
在2020年,人工智能的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支撑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点已然实现。中国初步建成了人工智能的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培育了许多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先进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出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0亿元。
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中国的部分AI技术与应用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AI医疗、国防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0000亿元。
到2030年,中国的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将在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
届时,人工智能在各方面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会得到极大的拓展,形成涵盖核心技术、关键系统、支撑平台和智能应用的完备产业链和高端产业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0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00亿元。
按照这样的发展步骤来看,AI将成为普惠的基础技术,“强势”赋能各行各业,并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5G可以支撑大量的设备实现海量数据传输,使得可处理的数据量、数据实时性大幅提升,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随着5G范围逐步扩展,基于5G的AR、超高清视频等应用必定会出现增长,给人工智能提供更多用武之地。
此外,人机协同的模式也已经在多个行业中渗透和落地,未来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大趋势之一。
例如在餐厅、酒店等服务场所,人机交互可以完成许多环节,提升客户满意度。在公安部门搜索犯罪嫌疑人时,单纯依靠人或机器搜索都没办法达到最高效率,唯有人机协同,借助人类专家的经验找准重点方向,再由机器进行深入搜索,才可能实现最高效率。
当前阶段人机协同仍以人为主,而未来可能会实现机器自主判断场景和调度资源,与人类相互协同。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可以与多个行业进行深度结合,正如现在的互联网可以与一切结合,等到人工智能普及到那个程度自然也能做到。而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先,或许可以成为在全球技术赛道上“弯道超车”的有利条件。
目前,人工智能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基础层与技术层逐渐成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发展的重点,如何实现技术落地,如何建立生态壁垒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也需要引领。在科技方面,中国经常被美国压一头,如果借助AI实现超越,对于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起到带头作用,对于自身的发展更是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