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格林美集团园区的整体情况,达实在云端搭建数据库与服务器,然后通过内部网络与本地的通讯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对本地的闸机、门禁控制器、车牌识别设备、访客一体机、门禁控制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再通过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以此做到了大量数据的互联互通。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传统的园区运营管理存在着设计、建设、应用同质化、各子系统间相对独立,存在“信息孤岛”、数据采集孤立、应用可扩展性差、运营成本高等各种问题。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园区的智能化转型,则能从更高的公共数据应用、网络的共享、系统的构架、平台管理维护等层面出发,解决以上面临的问题。
2018的下半年,我国相关算法公司发布了“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这标志着我国在3D人脸识别技术产品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并能有效地解决曾经的痛点。国家大力倡导传统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同时格林美也正大力推进新型数字工厂的建设。
恰巧的是,达实的格林美项目的启动时间就刚好在这个时间节点上。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开采城市矿山资源第一股,是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企业专利500强、中国环保上市企业5强。同时它是世界硬质合金材料产业链与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的头部企业,是世界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与世界先进的绿色低碳产业代表。公司在全国十一个省和直辖市建成16个废物循环与新能源材料园区,绿色循环发展的足迹覆盖中国、纵横3000公里。
经过前期系统的调研之后,达实为格林美企业园区确定了4个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1.现有人脸识别设备功能不足
2.现有考勤系统无法异地考勤
3.需要建设人脸访客管理系统
4.需要智慧停车管理系统
一、系统构架 全方位数据互通
针对格林美集团园区的整体情况,达实在云端搭建数据库与
服务器,然后通过内部网络与本地的通讯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对本地的闸机、
门禁控制器、
车牌识别设备、
访客一体机、门禁控制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再通过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以此做到了大量数据的互联互通。
(格林美项目系统构架)
基于以上系统构架,达实为格林美提供人脸识别、门禁、考勤、停车、访客、水控、
指纹识别等相关应用和设备,并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了一道门、二道门进出动态管理系统、考勤APP、轨迹分析等业务功能的客户化定制需求,并与格林美的工业安环云、出差人员动态云、HR系统、OA系统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对接。
二、精准管控 场景定制解决方案
1.化工园区人员进出一、二道门场景
包含人脸识别摄像头、人脸识别大屏、人脸识别速通门与一道门人员统计显示大屏。其中,大屏信息清晰呈现了今日进场人次与当前在场人数这两个园区焦点数据,人员类型针对集团员工、外包与来访人员等进行分类,并且对人员过闸的详细信息排列显示,以便后续管理。二道门通过使用人脸识别
三辊闸、
旋转门等设计有效防止人员跟随,能够最好统计人员进出真实情况。
(人脸识别大屏)
2.办公楼关键通道、门禁人员进出场景
在格林美的园区各类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的通道之间升级智能化管控通道,有效分开访客人员与办公人员,保证办公区域的安全性与便利出行。在重要区域安装人脸识别屏等相关设备,进一步提升关键办公区域的安全性。
3.化工园区停车场车牌识别场景
为格林美提供一体化车牌识别解决方案:雅致型高清车牌识别一体机,识别率>99.8%,同时具备1080P分辨率,3A
镜头,角度可调;也配备了高亮LED或LCD信息屏和高音质万能语音功能。
(车牌识别一体机)
4.基于停车场驾驶员的移动式考勤管理
为格林美提供定制化手持式人脸识别设备,通过保安手持人脸识别设备,让驾驶员在认证通过后进入园区。驾驶员不用下车也不用另外打卡考勤,提升了考勤流畅度。
5.基于云平台的立体式考勤管理
主要包含立式
考勤机,外观设计为49寸高清显示屏,可以在前台等地方,这个系统用户容量最大可达2万人,存储容量达到10w条人脸识别记录。另外一款人脸识别平板最大数据容量10万人,最佳距离时识别速度小于1秒,识别准确率大于99.5%。达实也为格林美定制了一款园区APP,可以实现移动端打卡签到功能,方便部门进行人员管理。
6.基于云平台的集团全园区访客管理
达实为格林美定制了一个访客公众号,访客填写信息之后,通过审核就能在访客一体机上进行自主访客登记,流程完成后,访客就可以在访客指定区域进行刷脸通行。
(访客一体机)
7.企业园区防疫人员管理对策
自2019年以来,疫情反反复复,达实的解决方案也紧跟用户的需求,也不断升级,推出了适合格林美集团使用的疫情解决方案。
(1)测温人脸识别设备;
(2)电子哨兵识别设备,且可以与人行
通道闸机进行联动;
(3)在原来的微信预约公众号上扩展了防疫相关内容。
截至目前,项目解决方案已经在格林美的42个分公司、子公司与办事处上线,包括海外的韩国、印尼等地,系统总管理人数超过2.5万人。
以绿色和智能为基础目标,达实将格林美园区建设为国内智慧园区出入口控制的标杆,随着项目的完成,达实建设团队一一解决了调研中发现的难题,完成了基于产业园全生命周期运营价值最大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