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视觉科技依托360安全大脑构建起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安全能力新框架体系,致力于从端到云的全栈安全理念,无论是人脸识别硬件设备,还是平台、系统方案ALLin安全的构想深入企业的骨髓,实现从“硬件终端”到“传输”到“后平台”再到“防伪攻击”的全立体型安全防护体系,进而有效防止黑客攻击和系统自身缺陷给用户带来的安全隐患。
人脸识别、信息安全屡登热榜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围绕“换脸”“个人信息”“网络安全”等关键词,屡屡登上各种热搜榜。“刷脸'时代,谁来保护我们的隐私与个人信息?”已成为当下网络世界无声的呐喊。但在人脸识别等数字化前沿科技快速发展下,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却面临着现实的窘境,并引来全社会层面的焦虑与担忧。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开展包括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加强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等相关工作。
同时,各地也在加紧制定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法律法规,如《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明确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自然人的
生物识别等信息。《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新增“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等内容。
AI时代行业存困境“安全”需格外注意
需要指出的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只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底线与基础,尤其是在现阶段,数字化浪潮已经来临,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行业更需要从技术领域保障应用“向善”。
但现实情况往往出人意料,根据中国信通院与360、中科院信工所等单位发布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020年)》蓝皮书,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多处于学术研究和少量试用阶段,尚未形成适用于各类人工智能应用的成熟安全产品和服务体系。
受累于行业竞争,目前绝大多数人脸识别领域的企业把精力与财力都聚焦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运营,在安全方面投入相对较少、基础也非常薄弱,导致大量毫无安全防护的人脸终端产品上市销售,再加上315晚会上谈及的“不通知、不解释、不负责、不保证”,往往容易出现个人信息被被动采集,并出现泄露等现象。
“两会”上蔡晓红委员提出应通过加强人脸识别企业与网络安全企业技术合作研发,推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自主网络安全系统研究,进而培育人脸识别健康发展新业态。
作为人脸识别行业内唯一一家自诞生以来就以“安全”为核心理念的视觉科技企业,360视觉科技正凭借360集团多年来在终端安全、通讯传输等方面的综合安全攻防能力,扛起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旗。
将“安全”基因赋能到城市各个角落
安全观念已成为当下“两会”的共识,更是如今行业的立身之本,是负责任企业必须秉承的信念。
360视觉科技依托360安全大脑构建起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安全能力新框架体系,致力于从端到云的全栈安全理念,无论是人脸识别硬件设备,还是平台、系统方案ALLin安全的构想深入企业的骨髓,实现从“硬件终端”到“传输”到“后平台”再到“防伪攻击”的全立体型安全防护体系,进而有效防止黑客攻击和系统自身缺陷给用户带来的安全隐患。
尤其是值得强调的是,360视觉通过在终端增加硬件安全芯片,将人脸识别算法与模型固化到安全芯片中,防止算法攻击,更保护数据安全。另外还通过增加360安全加密白盒,将数据库及管理员账户密码进行安全密钥加固,确保黑客5年内无法破解。
在安全的硬件设备与系统之上,360视觉科技还通过丰富的、免费的标准化软硬件接口,满足各行各业客户对行业化应用的新需求,实现第三方软件、行业设备的自由对接,进而赋能生态伙伴快速形成丰富的场景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推进项目快速落地。
目前,360视觉科技人脸识别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写字楼、园区、机场、教育、酒店、金融、医疗等领域,在向城市、行业、企业、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产品应用的同时,更以标准化解决方案为纽带,打造连接行业上下游各类型合作伙伴的开放性生态体系,将“安全”基因和价值赋能到城市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