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TOP榜 | 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佳岚智能迎“燃”而上
2020是格外特别的一年,在经历了漫长七个月的线上学习生活后,同学们终于要回到校园。开学在即,校园用电便会随之增加,再加之天气晴好、干燥、连续30℃及以上的高温,各类致灾因素交互叠加,火灾反弹风险大。
各大公众号纷纷开启应急科普帖,让学生熟记校园火灾防范指南。那么除了在校师生
防火意识自我加强,有没有从根源上减少甚至阻绝校园火灾的可能性呢?
学生宿舍
根据统计,近5年全国发生学生宿舍火灾2314起,平均每天都有学生宿舍着火。宿舍是发生大火的“重灾区”,也是校园防火的“主战场”,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019年12月18日,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某宿舍起火,
过火后的宿舍被烧成废墟,火灾系由电气引发
宿舍火灾中,电气故障往往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学生购买漏电、超负荷、大功率设备,私自拉电线等违规用电行为,也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学生外出不关闭电源,手机、充电宝、电脑等长时间插在排插上不用,导致充电器长期蓄热,也很容易引发火灾。
广西百色高中是广西16所省级重点高中之一,也是广西首批立项建设的省级示范高中,大多数学生会在宿舍中使用违章电器,存在着极大的火险隐患。
针对百色高中宿舍智慧用电管理需求,佳岚智能搭建智慧用电管理系统,24小时实时远程监测、分析宿舍的线路运行情况,全面监测功率、电压、电流、温度等电能因数;同时设置报警保护阀值,一旦出现过载、漏电故障时,及时预警并切断故障回路;最关键的是,只用一台电脑或手机,可以监测上千个线路的用电状况,且数据可查,有效解决了学生宿舍用电的违规操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安全保护。
教学楼
许多高校的建校历史久远,部分线缆老化严重,教学楼的房龄长,随着年代及需求变化,用途多变导致电气设计不再合理;分布广泛的电力线路、极其隐蔽的电路设计、缺乏有效的巡检工具,往往导致起火隐患难寻;教室内设备长期在线,容易造成过载、温度过高、漏电、打火等。
此外,绝大部分校园教学楼、教室内的用电设备使用,大多以人力巡查、人工抄录为主,无法分项、分区域实时统计分析能耗统计数据,时间效率低下,无法完全落实节能降耗管理方案,每天需要去拉闸关电,还会造成脱岗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它的建筑多建于1950年代至70年代,其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文远楼(1953年)、大礼堂(1962年)、“一二九”大楼、逸夫楼以及其他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宿舍等建筑。随着时代的进步,电气使用的频繁,对历史建筑的电气火灾防范也迫在眉睫。
创办于1907年(光绪33年)的同济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佳岚智能为同济大学提供了一整套智慧用电管理系统,一方面,系统可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以及全方位的电路保护,短路、漏电、过欠压、过载、缺相、相间不平衡等电路保护机制;同时系统具备准确及时的故障预警机制,可通过短信和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告警,确保信息到达率,避免出现因人员缺失、离岗等情况导致报警处理延误等情况。告警会提供故障定位和原因分析,让起火隐患不再无迹可寻。
另一方面,通过远程集中管理平台,提供更直观的一线用电情况管控,无异常无需巡检,大大减少电管压力,减少沟通成本,降低失责风险。
图书馆、档案馆、实验室
校园内“最麻烦”的火灾隐患地还有图书馆、档案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往往具有电器设备多、可燃物及易燃物密集、人员流动量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然而,历史上各国的图书馆火灾,只要不是人为纵火,几乎都是因为电气故障而引发的,电气火灾突发性强、燃烧快,如缺乏主动有效预防措施,火灾一旦发生,很难扑救。因此,做好预防措施是重中之重。
浙江大学是其中典型的案例之一。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建有档案馆,藏有珍贵文物,如何消除电气火灾隐患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与佳岚智能合作,针对学校存在的电气问题,制定了一套现代化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的方案。
佳岚智慧用电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实时监测、故障告警、远程管控等功能,还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如根据负载情况,自定义设置校区线路额定功率,超限1倍预警,1.1倍即时断开电路,防患于未“燃”;根据使用场景,设置各类线路单独或批量定时开关,实现精细化管理。
佳岚智能以校园智慧用电应用出发,利用电力物联、大数据、AI及算法应用等数字技术,实现了电力用户侧的万物互联,使海量的校园电力数据不再是信息孤岛,通过智慧用电管理系统的集中监测、管理、调度,有效提高了校园火灾防范和安全管理水平。
如今佳岚智能的智慧用电管理系统已经成功应用到同济大学、浙江大学、黎明大学、北京汇佳职业学院、江西宜春党校等数个高校项目中,为万千学子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此外,佳岚智能解决方案还广泛应用于园区/办公/楼宇、商场、展览馆/景区、酒店/公寓/住宅、产线/厂区、银行等各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