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份的“重头戏”,无疑是令许多不良商家不安,消费者拍手称快的央视“3·15”晚会。以往在这场集体大考中,常常有大企业被点名曝光,摊上事儿。今年的315也是如此,备受关注的人脸识别技术也被毫不留情“打脸”。
在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漏洞可谓一时间舆论哗然,顿时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在现场直播测试中,主持人现场通过一名观众晒在微博的自拍照,成功通过了某APP的安全验证。如果对照片做一定技术处理,就能通过人脸识别的验证,即使要求眨眼睛、点头、侧脸等动作,也可顺利通过。
在当下“看脸”的时代,人脸识别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公安、边检、政府、互联网、教育、安防等众多领域。我们看到刷脸取现、刷脸开户的积极推进,也看到人脸识别技术被用于高考验证考生身份,美妆美颜后的自拍风靡朋友圈。显然,在人脸识别技术越发普及的今天,315晚会上爆出的这一安全隐患着实让人惊出了一身冷汗,该相关技术安全性亟待提高。
较去年315晚会上爆出无人机、智能摄像头、智能插座等智能硬件存在的三大安全隐患,泄露隐私、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以至于部分安防行业的产品也受波及。今年的315安防企业及产品总算安然无恙,但有应用其中的人脸识别技术是否也是如此轻易的被破解呢?
我们都知道,人脸识别技术如今是正处黄金发展期,晚会上的破解之道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在应用甚广的安防领域,公安系统、智能检测、视频监控及近几年来大热的安保机器人等都有使用。但与互联网等其他领域不同,安防领域中的人脸识别技术更坚不可摧。
在互联网领域,无论是手机摄像人脸验证或是远程采集图像,都是主动或强制配合,是检验人提前知晓的检验过程,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而在安防领域,一般在摄像头或临时检查下,受检人并没有意识伪装,因而弄虚作假的机会减少,人脸识别产品被破解的难度增大。同时安防领域采集图像的过程需要使用专用加密、多光谱、3d采集模组等更多严密的技术,而互联网领域则是通过手机采集人脸图像,前者的图像识别比后者更复杂。
此外,许多安防企业及旗下产品在人脸识别技术上都有自己独有的核心算法和防伪方案,这些防伪方案会对常见的攻击方法进行阻拦和报警。例如在安保机器人应用上,人脸识别技术是将摄像装置摄取的人脸图像与预先存储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比较,将来往旅客照片与公安后台“黑名单”进行实时比对预警,相关结果推送到公安警务云终端。现有安保机器人中加入人脸识别功能,工作人员与安保机器人的交流更方便、更人性化。
国内十大机器人企业,中国安防集团(CSST)核心企业成员--中智科创机器人在安防领域也是卓有建树,近年来不断创新进取,厚积薄发,旗下安保服务机器人和安保巡逻机器人均是聚焦于安防领域的前沿科技产品,在各类垂直行业应用中大放异彩。
与人体一样,中智科创安保机器人同样具备“眼睛、大脑”这样的生理结构,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认知才能形成对事物的判别和决策。尤其是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准确率的人脸识别技术,其配置高清数字摄像头及各种传感器,可实时视频监控、录像存储、历史回放。可对公共场合来往的人群进行性别、年龄、多人人脸图像捕获,与预先储存的重点人物进行比对,发现异常时及时自动报警,无需人工干预。
在常规场景下,中智科创机器人人脸识别率高达90%以上,同时配备了星光级超低照度摄像机可满足夜间高品质监控需求,从安全层面考虑,中智科创机器人在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都进行解码加密,对外来攻击有相对应的抵御措施,并且随着大数据方法持续进化,人脸识别身份认证安全性也会越来越高。
目前,虽然机器人不能完全代替人工,但在效率和质量,或者某些特殊场合的服务上可以解放人,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尤其是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不仅是在机器人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安全级别也将提高,更能自然地识别、处理和应对周围的环境。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