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浙江日报》第三版标题为“向创新要效益——创新驱动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特别报道之二”的文章报道了海康威视等三家浙江企业通过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有自主创新,才能赢得市场话语权。”海康威视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佼佼者。”
文章说,在家里放一个摄像头,与手机终端联网,即可实现对家里动态的实时监控。这是安防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即将面世的一款民用视频监控产品。“视频监控在民用领域尚未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但未来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我们正在加大研发投入,作进一步的技术储备。”海康威视董事会秘书刘翔介绍。
从后端、前端音视频产品,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再到下一步的民用市场试水,2001年才成立的海康威视,成为行业内最热衷于更新换代的企业之一:每年在科技方面的直接投入一直占销售收入的8%左右,几乎每年坚持推出一代新产品来满足和引领市场的需求。“技术投入始终是第一位。” 董事长陈宗年告诉记者,去年公司研发费用6 亿元,占销售收入的8.41%。
与高投入相对应的,是跳跃式的发展速度。从创立之初的500万元投入,到2012年底,其累计创造净资产将近120亿元,增值近2400倍;现在的市值近800亿元,增值更是高达16000倍,海康威视因而成为中小板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谈及海康威视持续快速成长背后的秘诀所在,董事长陈宗年总结为三点:产学研紧密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标准以及不断创新体制。
在创业早期,依托于对外合作及控股股东中国电科52所的技术和人才支持,短短两年就占领了行业技术和产品制高点。其后,借助与20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的合作,海康威视适时掌握了安防监控数字化时期的最新编解码技术、视频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网络化时期的流媒体网络传输和控制技术、网络存储技术等,而且已经提前做好了即将到来的智能化时期的核心技术储备。
如何提高投入产出比?海康威视始终坚持一个原则:研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将其“量化”为现实的考核指标:核心科研人员的收入直接与公司的经济效益和资本市场的价值挂钩。这样做的结果是:近年来海康威视掌握的七大核心技术、申请的300多项专利和80多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均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成就了今天的龙头地位。
可观的科研投入产出比,进一步增加了海康威视加大研发投入的决心。杭州滨江区物联网园区内,海康威视一座10万平方米的新建研发总部大楼已经落成,预计明年正式投入使用时可容纳近4000人的研发大阵容。
“总的来说,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持续投入构建起来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五大创新体系,是我国高科技企业取之不尽的阳光和养分,海康威视公司通过构建内部完整的创新体系,很好地对接了这五大宏观创新体系,从中汲取了无穷的能量。”陈宗年这样总结“海康模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