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一座城市最繁忙的时候。
市民杨晓在离家不远的公交车站,像往常一样拿出手机,打开公交APP“车来了”,选择了每天都要乘坐的1路公交车。手机显示最近的一辆公交车距离他所在的车站还有2分钟。杨晓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加上等车和路上的时间,在保证上班打卡不迟到的情况下,自己还有大约10分钟的时间可以到公司附近的便利店买份早餐。这样的“每日惯例”杨晓已经习惯了,他已经记不太清几年前为了不迟到追赶公交车和在寒风中等车的痛苦了。
杨晓的“痛苦”终结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公交车智能调度系统被在我国众多城市广泛应用以来,其技术应用延伸到手机终端的小小APP上,手机轻轻一点,等车赶车的历史就一去不复返了。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数据可视化
“在公共交通体系中,公交车是主力之一。然而一年四季天气变化、早晚高峰、突发事件等,各种因素对于交通的影响是瞬息万变的。在有限的公交运力下如何实现科学的调度,以尽量满足乘客的需求,这就是我们通过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陶文源是智能公交项目的技术牵头人,他告诉记者,他们的研究利用数据挖掘与数字学习技术,为公交车装上了聪明“大脑”——公交车智能调度系统,人多时,车次多,人少时,车次少,而且来的很及时,不用人们花长时间等候。
“公交系统与出租车、私家车不同,针对的不是单个用户,而是一个群体。群体消费习惯,群体出行特征,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个数据量与个体出行特征相比是数量级的差距。有了海量数据之后,还要开发算法,让数据进行自我开发,深度学习。对于早晚高峰堵车、车辆故障、发车时刻表调整等各种情形建立模型,提前预测市民出行需求。” 陶文源说。
科研人员不断优化公交“大脑”
为了让公交车聪明起来,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与天津通卡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通卡”)共建天津市智能公交车载装备工程中心,产学研合作研发智能公交调度系统。
天津通卡技术顾问靳展介绍,搭建智能公交系统主要分三步:数据采集、建设公交行业数据中心、让公交学会自我调度。只有为公交系统建立起四通八达的智慧神经网络,“大脑”才能指挥各个终端机动灵活准确地运转。
在公交数据信息采集阶段,技术人员在车辆上安装了“神秘小匣”——系列智能车载装备和传感器来收集海量数据。车辆定位、客流量、单程运行时间、行驶线路、到站准点率、消费方式……这些数据都实时存储到“小黑匣”里,并上传到车辆所属的公交场站指挥调度中心。
“这些小黑匣说神秘其实也不神秘。我们能在车上看见的,比如摄像头、刷卡机就是其中之一。刷卡机能收集乘客乘车的消费数据,花多少钱,用支付宝还是刷一卡通等等。而摄像头可以收集车辆行驶中的信息、乘客乘坐情况等信息。”靳展给记者算了算,每辆车跑一天大约产生1G的数据,每天他们大约能收集到超百G的数据。
收集数据的车载“小黑匣”们
海量数据除了进入到公交场站的调度指挥中心之外,还会同步进入天津通卡搭建在天津超算中心的公交行业数据中心。如果将整个智能调度系统比作公交的“大脑”,那么数据中心就是大脑里的“记忆区”,所有的数据都在这里完成储存和分析。
最后,让公交聪明起来的关键一步,就是让公交学会自我调度。在收集上来的浩瀚数据基础上,技术人员通过建立数字模型,来将数据变成解决公交灵活出行的优化方案。比如自动生成调整发车时刻表、行车路线、站点设置等,给调度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参考。
公交车变得如此聪明,科研人员却有更大的愿景。靳展告诉记者,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交车很有可能将是最早试水无人驾驶的车辆。“目前我们借助的还是人工智能技术,未来我们努力的目标是把‘人工’两个字去掉,实现公交调度的完全智能化,也就是驾驶无人化,调度无人化、个性化。最终实现乘客出行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全程‘无缝衔接’,得到更为便利快捷的出行体验。”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