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吉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强化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努力打造以科技信息化为支撑的智能警务,不断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有效提升了警务实战的科技化水平。
视频巡逻,智能纠违。综合通行流量、车型情况、事故分布和重点部位等多方因素,在全省高速范围内科学合理地布设高清视频点位192处、高清抓拍点位252处,共享使用高清标清点位415处,织密高速公路监控网络。建立视频巡逻为主、警车巡逻为辅的工作机制,每个大队设立指挥作战室,配备专门力量负责视频巡逻工作。
警指一体,随发即处。建立完善警情指令流转处置系统,实现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接到的警情、视频巡逻发现的警情和智能分析研判的指令实时推送给执勤民警。在全省高速公路9个省际收费站口和43个主要收费站口建立交警执法站,其它收费站口建立临时驻警点,执勤民警根据推送的警情指令对布控车辆进行拦截检查,仅今年以来集成指挥平台就发布预警指令47万起。
信息导控,主动勤务。与气象、交通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对通行状况进行分析预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通拥堵。建立车辆、驾驶员档案和信誉评价机制,对频繁违章的车辆和驾驶员进行重点管控。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治理酒驾、毒驾、疲劳驾驶、伪造变造车辆号牌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14次,查获酒驾266起、毒驾15起、涉牌涉证287起,形成严查严管态势。
数据评价,过程监督。建立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和严重违法行为查处关联分析模型,总结分析内在关联和规律特点。今年5月1日以来,我省高速公路事故死亡55人,较近三年同期平均数减少9人,下降14.06%。全面配发执法记录仪,要求民警上岗期间全程开启,处罚记录要与执法记录仪视频一一对应,实现上岗执勤全程摄录、警务活动全程记录、执法办案全程监督。
“双微”孕育,全警创新。以“警务微改革、科技微创新”大赛为载体,激发一线民警投身改革创新的热情,营造全警创新的良好氛围。开发运用“明镜交警执法APP”,快速识别和自动比对车辆和证件信息,提升了警情指令流转处置和现场查验车辆的效率,强化了对民警执法的过程监督。针对“毒驾”隐蔽性较强,逐车查验耗时费力、命中率低、成效不佳等问题,建立“人车关联分析模型”,通过“由人到车”的关联分析和“由车到人”的定位分析,实现对涉毒人员行踪轨迹的动态掌控,提高对毒驾行为查控的精准性。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