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收购站都装上了电子监控
技防五张网为“平安乌海”插上科技信息翅膀
无论街头巷尾,无论白天黑夜,总有佩戴红袖标的联防队员在巡逻……
这些佩戴红袖标的联防队伍,被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百姓亲切地称为“红袖标联防队”,他们由各自区域内的相关警力、民兵、离退休人员、出租车司机、小区保安等组成,以他们为基础的群防群治组织网络,成为乌海的一道风景。
2013年5月,乌海平安建设工程推进会暨2013年度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召开,记者在会上获知,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先进奖、自治区“三个攻坚战”与“三项工程”一等奖,均被乌海摘得。成绩不止于此,截至2012年,乌海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区综治工作先进地区,连续三年获得自治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第一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平安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持续不断地推进,得益于全市建立的一整套平安创建工作机制,得益于全民参与平安创建的良好氛围。”乌海市委书记、市长侯凤岐说。
早在数年前,乌海市就提出了“两个率先”:率先把乌海市打造成“西部最平安地区”,率先把乌海市打造成“科技防控城市”。
2005年,乌海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平安建设。乌海市自上而下成立了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平安建设组织体系;在经费投入方面,乌海市将平安建设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逐年提高20%予以保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是乌海搞好政法综治工作的前提。”乌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肆虎表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乌海的平安建设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于是,“技防五张网”、“千人巡防红袖标”、“四警联动的巡防模式”等在乌海应运而生,成为平安乌海的一个又一个代名词。
地域小、人口少、城镇化程度高,乌海市委、市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全力打造覆盖全市的社会面技防网、社区技防网、园区技防网、交通卡口技防网和重点要害部位技防网等“五张技防网”,推动建设新型“平安乌海”。
实践中,乌海创造性地将“十小平安”(家庭、医院、商场、路段、小区、学校、储蓄所、车间班组、宾馆旅店、矿区)创建与“科技防控城市”建设有机整合、共同推进。目前,全市所有商业网点、医院、学校、娱乐场所、机场车站、体育场馆、网吧等公共场所全部安装了技防设施,386家大小宾馆旅店全部安装了旅客信息系统和二代身份证识别仪,69家废旧收购站点全部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社会面技防网的建立,实现了公共复杂场所全天候监控。
校园技防项目,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完成了56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技防改造。这一技防项目的实施使乌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技防系统建成率达90%以上。在中小学幼儿园技防监控中心,记者能清晰地看到各学校、幼儿园统一接入的视频信号。“一旦发生警情,监控中心立即调度派驻在学校幼儿园的保安和附近的巡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极大地提升了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控能力。”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社区技防网建设是乌海五张网建设的重点之一。该市对2008年前建成的老旧居民住宅小区,由政府出资建设技防系统,几年来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完成了67个老旧住宅小区的技防改造,有物业的老旧小区技防系统改造率达到75%。对2008年后新建的居民住宅小区,由开发企业投资建设技防系统,制定了《乌海市新建住宅小区技防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乌海市新建住宅小区技防系统主要技术标准》,做到了技防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2008年以后新建成的52个居民住宅小区技防系统建成率达到了100%。通过加强社区技防建设,全市居民住宅小区发案率明显下降,有60多个小区成为“零发案小区”。
“近几年来,乌海市各级财政投入科技防控建设的资金累计达1.2亿元以上。从2012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列支科技防控建设经费1000万元,用于‘五张技防网’的建设、管理、维护、更新。”乌海市副市长卜连海告诉记者,2012年年底,乌海市社会面犯罪率同比下降了20%。
“发案少了,秩序好了,在家安心,出门放心。”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乌海百姓有切身体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