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末,将成为北京首条潮汐车道的朝阳路开始进行建设,据了解,在北京朝阳路设置的潮汐车道为京广桥至慈云寺桥路段,路程约2.5公里,地处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在下班高峰的17-20时设置潮汐车道,历时3小时。虽然更加细化的应用措施还在制定当中,不过,潮汐车道对于智能交通的应用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考验。
什么是潮汐车道?
其实对于潮汐车道,恐怕最近在济南或者杭州生活过的朋友都不会太陌生。虽然在其他的城市中,这个词汇可能还比较的陌生。不过对于这两个城市的一些道路上,它们已经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说到潮汐车道的应用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高峰时期,将车流较少方向的车道中,分配给反向车流较大的行驶方向。比如对于一条双向各三条车道的道路来说,高峰时期的往返车道对比就变成了四六分。
不过,它的前提首先是要求在高峰期间,双方向的车流有着巨大的反差;此外,在所经过的道路上,中间的隔离设置也以简单为宜,比如在杭州的潮汐车道上,中间的车道隔离仅以简单的交通标线作为区别,这样有利于车辆在变道行驶时达到一个便利的最大化。
潮汐车道对智能交通考验大
当初一提起潮汐车道,对于交通的参与者来说,习惯的改变都是大家才实践中最不适应的一个方面。其实除了习惯上的改变以外,最大的难度还在于智能交通设施的一个技术上的适应。
如今,交通管理已经越来越多的呈现着一个立体化的模式。除了我们能够正常观察的道路监控摄像机以外,在一些比较主要的干线路口,也都在地下埋藏了一些识别车辆的感应线圈等等,它们则在很多时候发挥着对于车流监控,或者是车辆识别等应用下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车流方向的改变,这些的识别装置也注定受到明显的影响,尤其对于一些有着方向要求的设施来说,如何应对反向的合法车流,适应一天不同方向的车辆行驶方向,则成为很多设施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当然,除了对原有交通管理方式的改变。潮汐车道的应用对于周边交通设施在联动能力或者准确性的要求上也有着更高的需求。
比如,当前北京很多的交通信号灯已经可以依据对车流信息的判断,实现智能化的控制。面对不同的车流分布,交通信号灯的时间也有着非常灵活的变化,从而合理的分配车流量。而随着潮汐车道的实施,同一车道的通行能力也在一天内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而周边道路的交通设施能否发挥出更多控制与疏导的作用,更顺畅的与潮汐道路实现完善的协调,也决定着潮汐道路能否按照预期实现其优势的重要因素。否则的话,一旦周边设施没有很好的缓解潮汐车道附近的通行压力的话,潮汐车道在实行中的局限性也会轻易将它的优势埋没。
潮汐车道需要适应过程
作为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无论是行人还是技术,它们都需要一个长久的适应过程。在潮汐车道投入使用的初期,我们相信也会有诸多的客观因素和不适在影响着这种尝试的实际效果。尤其对于一些交通管理的设施来说,它的适应时间也会拉的更为长久。不过,作为一项全新的惠民尝试,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心态去看待它的应用,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它在适应中的种种坎坷,这既包括我们人为的,同样也更包括技术层面的。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