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智能终端,井下人员在什么位置,矿车运行到哪里,矿井里的温度、湿度、一氧化碳含量、甲烷含量、矿井气压、风速等信息,井上控制中心都可以感知。”夹河煤矿安全科技术员李伟介绍说。
“图上的人头像分别代表一个矿工。用鼠标指向一个人头像,旁边立即弹出一个方框,里面显示的信息是:矿工**,年龄**岁,其所处位置的坐标、瓦斯状况、温度等信息资料。”工作人员任毅在大屏幕上打开感知矿山物联网GIS系统,像电子地图一样的三维井下巷道分布图一下子弹了出来,他边示范边介绍说。
据悉,在徐矿集团生产矿井中,夹河矿属于“高温、高压、高瓦斯”的“三高”矿井。为此,徐州市决定把全国首个感知矿山物联网放在夹河矿试点。2011年9月,徐矿集团夹河煤矿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投入试运行;11月23日,该项目通过国家安监总局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
掘进二区书记蒋春祥一一向记者说起了应用中的高科技:
这是夹河矿感知矿山物联网GIS系统中的信号接收器。“它就像一个无线信号的中转站,通过它来实现系统平台与井下工人定位仪之间的信号联接”;
这是一个新型矿灯,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制的新一代多功能信息矿灯,除人员精确定位外,还能监测井下瓦斯浓度、温度、湿度等,探测生命信号,接收短信息。“下一步这种矿灯将向全体矿工配发。通过物联网系统,五秒钟之内,处于安全隐患位置的所有人员都可以收到撤离危险区域的信息。”
此外,新华日报记者实地探访还发现,井下每位工作人员均配有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无线定位仪,地面控制室便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对每位工人进行定位,知道其具体位置及所处环境。
正在用铁锹往传输带上装煤的40岁工人邱彬,解下定位仪向记者展示:“指示灯闪烁表示信号正常。”他指着中间的红色报警键说:“遇到紧急情况,一按这个键,上面就知道你的位置,便于组织营救。”
“有了物联网,等于给煤矿装了‘智慧眼’,可以大大提高井下工人的安全系数。”徐矿集团董事长皇新海告诉记者。
“在过去想知道这些数据信息,就得打电话到下面去问。”夹河煤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郑刚对记者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智慧矿山,做到井下无人值守。”
相关专题: